服务器 频道

曙光I840四路六核Dunnington服务器评测

  可以说,Dunnington和Nehalem-EX是都属于同一产品线的产品,只不过一个基于45nm Penryn架构,另一个则属于下一代的45nm Nehalem架构。它们都处于4个或以上Socket的Xeon MP产品线。Dunnington已经在2008年9月发布,按照Tick-Tock战略,Nehalem-EX则要等到2009年下半年。


Intel至强处理器路线图


Xeon DP、Xeon MP处理器对比,左上是双路四核Xeon DP,右上是四路四核Xeon MP,最下方则是四路六核Dunnington,和Nehalem-EX一起,都属于Xeon MP产品线

  《Over 1 Million TPC-C with a 45nm 6-Core Xeon®  CPU》由Intel的数位来自India印度Bangalore班加罗尔的工程师主讲,这里又有一个故事……和Nehalem-EX、Tukwila以及QPI相关——话说,按照Intel的计划,首款被称为Whitefield的Xeon MP四核心至强应该是配合Itanium 2(四核心Tanglewood,也就是后来的Tukwila)一起引入CSI总线(Common System Interconnect,通用系统互联)实现“通用”的“处理器系统”的“互相连接”的,但是,Tanglewood因重新设计,被推迟到2007年,还因为商标纠纷被迫改名为Tukwila,并之后继续推迟到2008年。而Intel在印度开发的Whitefield则由于各式各样的问题被取消了,随后位置被Tigerton代替——Tigerton仍然使用了FSB总线,并且是两个Cornoe内核“粘”在一起,作为Tigerton的后继,Dunnington的任务就是将Tigerton的“粘结”架构改进为现在的类似Nehalem的架构,你看,这个工作就是Whitefield的原班人马做的——就是位于India印度Bangalore班加罗尔的设计团队。


ISSCC上Intel发布的四篇论文,包括了Nehalem-EX(45nm Nehalem Xeon MP)、Tukwila(45nm Itanium 2)、Dunnington(45nm Penryn Xeon MP)三个大系列的处理器

  《ISSCC2009 Over 1 Million TPC-C with a 45nm 6-Core Xeon   CPU》是来自Intel在ISSCC 2009上一共发布的四篇论文的其中一篇。这四篇论文除了讲Nehalem-EX的《A 45nm 8-Core Enterprise Xeon® Processor》之外,还有一篇专门说Dunnington的《Over 1 Million TPC-C with a 45nm 6-Core Xeon®  CPU》,这个结构图就来自这篇论文。在论文里面提到了很多Dunnington与普通45nm Penryn处理器很不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带有很多Nehalem处理器的特色,作为45nm Penryn架构Xeon的最后一款处理器,它就像是45nm Penryn与45nm Nehalem之间的杂合物,关于Nehalem架构,可以参阅笔者的《2008年度评测报告:深入Nehalem微架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Dunnington的架构是如何与众不同。


为什么这篇论文要叫《Over 1 Million TPC-C with a 45nm 6-Core Xeon®  CPU》呢?就是因为一台8路Dunnington服务器在测试当中获得了超过1 million(一百万)的破纪录(Xeon而言)TPC-C成绩,TPC-C是一种衡量数据库性能的标准的其中一个测试

0
第1页:曙光I840-H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服务器第2页:四路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平台架构第3页: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处理器:架构第4页: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处理器:L3缓存第5页: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处理器:时钟/电压第6页: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处理器:长沟道晶体管第7页: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处理器:规格对比表第8页: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处理器:平台第9页:曙光I840-H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服务器第10页:曙光I840-H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服务器第11页:曙光I840-H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服务器第12页:曙光I840-H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服务器第13页:曙光I840-H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服务器第14页:曙光I840-H六核心Dunnington至强服务器第15页:测试环境与测试方法第16页:服务器对比测试平台第17页:软件测试信息、系统部件简介第18页:SiSoftware Sandra 2009处理器性能测试第19页:SiSoftware Sandra 2009缓存内存性能测试第20页:SPEC CPU 2006整数性能测试第21页:SPEC CPU 2006浮点性能测试第22页:ScienceMark缓存内存子系统性能测试第23页:CineBench R10性能测试第24页:Iometer磁盘子系统性能测试第25页:NetBench文件服务器性能测试第26页:曙光I840-H服务器功耗测试第27页:四路双路对比:SiSoftware Sandra处理器第28页:四路双路对比:SiSoftware Sandra缓存内存第29页:四路双路对比:SPEC CPU 2006整数第30页:四路双路对比:SPEC CPU 2006浮点第31页:四路双路对比:ScienceMark第32页:四路双路对比:CineBench第33页:四路双路对比:Iometer第34页:四路双路对比:NetBench第35页:四路双路对比:功耗表现第36页:IT168评测中心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