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TOP500 见证全球超级计算机十五年

3.2 八年预测

    在1997年6月曼海姆ISC的开幕会议上,我们公布了由ASCI Red业内知名的第9届TOP500排行榜(见图10)。通过分析1993年6月至1997年6月间9次TOP500的测试数据,并假定性能会按照以前一样的趋势增长,我们使用了基于对数尺度的直线回归方法(linear regression on the logarithmic scale)对未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推测。我们主要预测三个层面的性能发展变化:500套系统的总性能、第一名系统的性能和入门级也就是最后一名系统的性能。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推断,我在ISC97大会上曾宣称,从那时起的8年后,也就是2005年,所有入选TOP500排行榜的系统性能都将会达到万亿次每秒(Teraflop/s),即便1997年还只有一套Teraflop/s系统:英特尔的ASCI Red。也许很多参加过ISC97的参会者都在想我是不是疯了:面对这样一个变化频繁的市场,居然做出未来长达8年的预测!我也承认,我自己当时心里不是有太大把握——在许多世界优异HPC专家面前做出这样的预测!因此,你也能想象到,我每次是多么急于想看到下一届的TOP500排行榜。

    1997年11月、1998年6月和1998年11月的TOP500都只有一台Teraflop/s系统:ASCI Red。我开始真正有些紧张了(图11a:1997-1998年间每秒万亿次系统在TOP500中的数量)...... 

    ......幸运的是,1999年6月公布的TOP500出现了另一套新的Teraflop/s系统:SGI的ASCI Blue Mountain,安装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套Linpack值打破Teraflop/s的系统,其性能达到了1.6Teraflop/s,在1999年6月的TOP500中排行第二。ASCI Red仍然领先,在英特尔把处理器数量增加到了9000颗之后,其性能已经略微超过了2 Teraflop/s(图11b:1997-2003年间每秒万亿次系统在TOP500中的数量)。 

    在2005年6月——就象我在8年前所预测的那样——TOP500中已经全部是Teraflop/s系统了。其实,从1999年起,Teraflop/s市场就已经开始飞速发展。在2001年6月的TOP500中,还只有不到10套Teraflop/s系统,而到2003年,就已经超过100套(图11c:1997-2005年间每秒万亿次系统在TOP500中的数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