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系统厂商之间的竞争
下面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超级计算机的制造商们(见表6)。在第一届TOP500排行榜中,Cray Research占据了41%的份额,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富士通(14%),第三名是TMC(10.8%)——一家生产非向量超级计算机的厂商。英特尔排名第四位,占8.8%,当时英特尔还拥有自己的超级计算机部门,生产的也是非向量系统。非常有意思的是,当时IBM和HP还名不见经传,而到了今天,IBM和HP已经成为TOP500中的“超级大佬”。在2007年11月公布的第30届TOP500排行榜中,IBM占据了46.4%的份额,HP位居第二, 33.2%,而1993年的领头羊Cray Research (现在的Cray公司)的份额已经缩减到了只有2.8%。
可见,通过仔细梳理自1993年以来HPC制造商的发展情况(见图7),我们会发现,HPC市场可谓风云际会,非常有戏剧性:在短短的15年间,这个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的变化。
Cray起初是通用HPC市场(包括工业市场)上明显的领导者,而今天却是一家仅仅向政府高端研究实验室和科研用户提供系统的小厂商。相反,IBM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HPC市场上还没有什么建树,而今天已发展成为几乎各个细分市场上的领导者,包括工业和商业用户市场。
HP,当时的Convex,在第一届TOP500排行榜中,起初也只是一家小型的HPC厂商,但今天却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仅次于IBM。Sun,曾经是多年前HPC市场上的二当家,但今天却落在了TOP500的末位。当然,Sun现在仍然在努力试图赶上其他厂商。
另外,重新焕发活力的Cray也有可能再次重返通用HPC舞台:它有3套混合型超级计算机系统(hybrid supercomputers)进入了TOP10,这意味着Cray已经成功摆脱了过去仅制造向量计算机的技术路线。虽然Cray进入TOP500的系统数量还非常少,但相信它一定会努力来复兴它过去的辉煌。
2.3 用户之间的竞争
表8列出来了过去30届TOP500排行榜中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用户。最右边一栏列出的是该用户在过去30次排行榜中,在Rmax最大总性能中所占的比例。在这个表中,我们看到,有三分之二的用户在美国(14家),只有四个超级计算中心在日本。事实上,美国还拥有四个全球最大的超级计算机用户,这也意味着美国不仅仅是超级计算机的制造大国,也是应用大国。欧洲有代表性的是,德国排在第18位(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FZJ),英国排在第15位(ECMWF)。(注意,ECMWF所服务的其实不仅仅是英国,而是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