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成本分析与关键因素
记者:面临经济危机,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缩减IT投入。虚拟化到底能不能帮助用户切实降低成本?
罗恩:虚拟化完全可以降低硬件采购、散热制冷、空间占用方面的成本,但我们还应该注意它的软性价值:优化流程,简化管理。一个用户以前有新业务产生时,服务器采购和部署上线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而通过虚拟化平台,5分钟就可以了,能够快速的响应业务需求。在管理方面,据我了解,美国一个工程师最多可以管理几台硬件服务器,但现在可以支持40多台虚拟服务器,人力成本也大为减少,IT人员可以从日常的运维过程中抽出时间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记者:能否请您具体谈一下,虚拟化到底是怎样节省成本的?
罗恩:我们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假设某个用户2008年需要100台硬件服务器,每台服务器按5000美元售价计算,总采购成本就是50万美元,再假定平均每台服务器一年电费是700美元,总电费支出需要7万美元。那么在2009年,假设该用户还需要100台服务器,如果采用虚拟化方案,按10:1这样一个比较保守的整合比来看,那么需要购买10台更高端的硬件服务器,每台服务器按1.5万美元售价,总采购成本就是15万美元,仅硬件采购成本就可以节省35万美元。相应地,10台服务器的总电费支出也只有7000美元,可以节省6.3万美元。节省出来的40多万美元,用来支付软件费用、评估实施费用已是绰绰有余。注意,虚拟化软件费用的比重并不大,比如VMware ESX按5000美元售价计算,购买10个也只有5万美元;何况微软Hyper-V的定价仅有区区28美元。
记者:据我了解,您涉入服务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领域已经有5年时间,那么在您看来,决定用户能否成功实现虚拟化部署和应用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罗恩: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管理层要有足够的重视,因为做虚拟化往往要对各种应用软件进行迁移,但下面负责这些应用软件的技术人员可能不愿意去做迁移,这样会导致最终的整合比例很低;第二个就是要有全局规划和设置好清晰的目标,不然用户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停止下来,这会导致用户看不到预期的投资回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