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案与标准化
记者:戴尔具体是如何为不同需求的客户定制方案的?
罗恩:我们在看一台服务器是否适合做虚拟化时,主要看四种资源:处理器的利用率、内存的利用率、I/O的利用率和带宽的使用率。通过分析这四种资源情况,然后结合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我们会给出不同的方案。比如,有的用户希望快速IT部署,同时又要降低成本,虚拟化就是个很好的方案,它不仅能加快IT对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而且可以节省硬件和机房空间成本;但有的应用并不适合做虚拟化,比如SQL、Oracle数据库,我们会推荐用户采用集群的方案。再比如,有的用户希望看到服务器投入越来越少,这时我们的虚拟机整合比例就会比较高,而有的用户希望虚拟化的同时做好容灾,那整合比就比较低。
记者:目前戴尔和VMware、微软、思杰这些虚拟化软件厂商都有合作,那么,你们是如何向用户进行推荐的?
罗恩:众所周知,目前VMware仍然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戴尔做的VMware方案也是最多的。但我们也同时提供微软、思杰的方案。对于强调高可靠性的用户,VMware比较适合;从去年开始,微软、思杰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高性价比方案。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在欧美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微软Hyper-V和VMware ESX共存的应用模式,比如把核心业务放在VMware平台上,把测试研发应用放在微软平台上面。
记者:这种共存模式是否会增加管理的复杂度?
罗恩:确实有这个问题,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第三方的管理平台可以管理不同的Hypervisor,所以管理上会有些麻烦。我相信未来Hypervisor应该是通用的,厂商最终挣的就是管理费用。
记者:现在用户面临多种X86虚拟软件平台选择,未来虚拟化有没可能实现标准化?
罗恩:我个人认为虚拟机(VM)是可能实现标准化的,但Hypervisor很难实现标准化,因为VMware、微软、思杰、红帽等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内核。但是在虚拟机层面,实现网络、磁盘、安全、处理器以及数据库配置的标准化是完全有希望的。另外,虚拟化性能的基准测试还没有一个第三方的标准,现有的VMMark也主要是偏重VMware平台。但我知道现在已经有一家非赢利的第三方机构正在与上述虚拟化软件厂商商洽,在做虚拟化性能的基准测试标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