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算”推动了社会
从产业角度来讲,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对高性能计算机更多的需求,而高性能计算机的更快速的突破原有的技术瓶颈,造出更快、更好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的重大工程里面,高性能计算机都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无论是飞船上天,还是关键的汽车、造船、隧道、大桥,生物基因、气象、油田找油、能源、电力等,这些行业都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机。
国家每年都展示一些特别值得骄傲的科技进展,而每年科技进展里面高性能计算机是一个重要展示方面。而且其它项目,很多是依赖于高性能计算机来实现的。比如说人体基因和水稻基因,即1%人体基因的项目,100%的水稻基因的测序,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完成的。包括嫦娥绕月、神七飞天,在这些项目当中,无论是整个仿真、定轨、空中的跟踪监控、测控都离不开曙光高性能计算机。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国内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以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为例,2004年引进曙光4000A的时候,调研显示在三到五年,上海地区的整个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应该大概是三到五万亿次,当时曙光4000A是十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完全满足并超过用户的需求。结果曙光4000A运转半年之后,实际计算能力便基本上饱和了。仅仅几年之后,上海超算就出现了二百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需求。最近国家的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高性能计算机环境起到了决定作用,当大飞机项目最后在上海、西安两个地方进行选择的时候,上海因具有全国最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在大飞机的设计、制造过程当中,时时处处需要高性能计算机对它的支持和支撑,所以高性能计算给上海加了关键的一分。
曙光追求“双赢”
曙光做高性能计算机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最早期做高性能计算机的时候,国家对曙光有支持,当时应该说是社会效益要大于经济效益,到今天为止曙光确确实实做到了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
曙光最早在90年代做高性能计算机的时候,尤其是做专用机时整个企业还融入了很强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当时863项目当中有一个项目叫曙光机推广示范项目,这个项目是谁买曙光机国家要补贴一半钱,现在完全没有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再按照计划经济来进行推广和研究,企业对国家的依赖心理和依赖思维,将不适应市场竞争的潮流。
2000年,曙光开始进行战略转型,从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快地发展了自己。例如,当时某国外厂商曾经有一款双机备份高可用软件,开始时在中国90年代卖100多万人民币。而当通过努力,曙光自己开发出这种软件之后,国外软件即从100万人民币一套一下子降到10万元一套,而曙光全套软件在招标时采用免费赠送策略两年之后,国外厂商也开始免费赠送这种高性能计算软件了。而这点,正是说明了曙光“自主创新”带来的社会效益。
当然,作为一个商业企业,曙光公司同样追求经济效益。以很多人怀疑是面子工程的曙光5000为例。曙光5000首先为曙光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虽然平均毛利率比其他厂商产品低,但是它对一个企业潜在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如在品牌方面,销售方面等。所以现在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不仅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更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而这也是曙光公司永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
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而曙光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则见证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从曙光1号开始,曙光开始做高性能计算机,曙光1号是1990年863支持下成立的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一代一代随着863已经走下来:曙光1号、曙光1000、曙光2100、曙光2200、曙光3000、曙光4000L、曙光4000A、曙光4000H、曙光5000。其中曙光3000、曙光4000L、曙光4000A这三项都是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里面入选产品,都是属于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这一代一代、一步一步走过来,其实也就构成了整个曙光公司的发展史。
高性能计算机,需要的是一种延续,需要的是一种沉淀,需要是一种积累,在积累上是需要的是敢于创新,去追赶国际上非常先进的企业跟踪非常先进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