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测中心】自从英特尔公布了它的Tick-Tock处理器更新节奏后,至强处理器就按照微架构和制程工艺的交替改进不断实现着换代更新。针对于双路服务器平台,至强处理器从5000双核系列一路走来,目前已经发展到6核心的5600系列,不仅制程工艺从早先的65nm发展到Westmere-EP的32nm,处理器的架构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早先松散式的多核到今天的将内存控制器也集成在内的一体式多核设计,不论是运算性能还是功耗控制,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Tick-Tock目前摆到了Westmere,针对服务器的Sandy Bridge还未发布
▲六核的Westmere晶圆
在Nehalem推出已经两年有余,而Sandy Bridge还未正式发布之时,目前的双路服务器市场中,装配Westmere-EP处理器的产品无疑成为市场中的绝对主流,为解读该类产品在性能和应用方面与目前仍旧大量使用的Nehalem有何不同,让用户对基于Westmere-EP的双核服务器整体状况有全面了解,我们在年初特组织了Westmere-EP服务器横向测试,邀请了众多大家熟悉的厂商参加,在本次测试中这些厂商的Westmere主力机型都悉数登场,我们将力图对这些产品从设计细节到性能表现做到完整呈现,以方便大家来了解这些产品的设计异同,在产品选购时进行参考。
▲双路服务器上采用的Xeon 5600处理器
自Westmere-EP发布以来,IT168针对该处理器曾做过大量剖析,在此我们只对它作一个简要的概括。从Tick-Tock钟摆图中可以看到,Westmere与之前的Nehalem在处理器微架构上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做了一定的改进。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区分在于制程工艺上的变化,Westmere-EP采用的是32nm,而之前Nehalem则为45nm。采用的都是high-κ metal-gate(高K金属栅极)工艺。
▲高K金属栅极可减少漏电,增强场效应
正是由于制程上的不同,使得Westmere处理器芯片面积并不增大的情况下,在集成晶体管数量上可以超越Nehalem,从而实现更多核心以及缓存的集成。以6核心的Westmere-EP为例,它的晶体管数量可以多达11.7亿,三级缓存容量达到了12MB,而Nehalem的晶体管数量为7.31亿,处理器核心数为4个,三级缓存为8MB。这样,即使处理器微架构不做任何变化,新增的两个运算核心以及更大的三级缓存,就可以为处理器性能带来明显提升。
▲制程工艺的改进步伐
对于处理器来说,性能的提升只是一个方面,如同之前的Netburst微架构时代,奔腾处理器依靠主频的提升来达到提升性能的目的,然而最终被功耗和发热所累无法持续下去。因而能耗控制对于处理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Nehalem上,英特尔就已改进了智能节能技术(Intelligent Power Technology),处理器的每个内核都集成了功率门限(Power Gating),处理器电源控制单元可以对每个内核进行电源与频率的调整,可以让个别闲置的内核处于深层休眠状态,使处理器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
由于Westmere与Nehalem是一脉相承,因此它也运用了同样的功耗控制技术,不过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对它的功率门限(Power Gating)做了进一步改良。Westmere的Power Gates除了能关闭处理器核心之外,它将这一技术扩展到了L3缓存以及Uncore部分。从而使得该处理器在功耗控制方面更进了一步。
▲Turbo Boost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下提升处理器性能
智能加速技术(Turbo Boost Technology)可以在处理器TDP功率以内提升处理器工作主频,来提高系统的处理性能。Turbo Boost 技术的实现需要依赖于智能节能技术,Nehalem-EP处理器在工作时各内核会有多种活动状态,处理器的功耗控制单元不断监控各内核的活动状态,当一个或多个内核处于Unactive状态时,功耗控制单元就会自动提升处于Active状态的内核的运行频率,直到达到TDP限制。
Westmere-EP所采用的服务器系统平台与Nehalem-EP并没有太大改变,在Tylersburg-EP芯片组的平台上可以搭载Westmere和Nehalem两种处理器。
▲双路服务器平台
▲服务器主板Tylersburg-EP芯片组
英特尔Tylersburg-EP芯片组有两个5520和5500两种不同的型号,也就是Tylersburg-36D/5520和Tylersburg-24D/5500,而目前Tylersburg-36D/5520更为常用,就我们此次所测试的7款服务器就都采用了Tylersburg-36D/5520。由于从Nehalm开始内存控制器已经被集成于处理器中,因此Tylersburg-36D/5520和Tylersburg-24D/5500与之前主板上的北桥芯片在功能上有了很大区别,它不再承担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主要是用以为服务器提供PCI-E 2.0的连接能力,另外就是起到处理器的QPI与ICH10芯片之间的数据缓冲作用。不同于此前服务器的北桥被称为MCH,Tylersburg-36D/5520和Tylersburg-24D/5500现在被称作IOH(I/O Hub)。
Tylersburg-36D/5520提供了36条PCI-E 2.0 Lanes,它们可以被拆分作2个PCI-E 2.0 x16和1个PCI-E 2.0 x4接口,不过由于在服务器上通常并不使用PCI-E 2.0 x16设备,因此也可以将这2个PCI-E 2.0 x16继续分拆,从而使服务器可以连接更多的PCI-E 2.0 x4接口。Tylersburg-24D/5500则只能提供24个PCI-E 2.0 Lanes,因此选用该芯片的服务器在外接设备数量上要少于Tylersburg-36D/5520。
除了IO连接之外,Tylersburg芯片还集成有iME集成管理引擎(Integrated Manageability Engine),可以帮助服务器实现对各部件功耗的监控功能。此外,它还提供了Crystal Beach DMA Engine,支持8个通道的IOAT,用于提升网络传输性能。
从服务器平台的芯片组来看,Westmere-EP与Nehalem-EP两代处理器的服务器平台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由于Westmere-EP处理器中内存控制器设计上的一些改变,使得Westmere-EP服务器在内存支持上与之前的Nehalem-EP服务器有所不同,新的服务器支持1.35V、1.50V这样的低电压DDR3内存,而且支持的单条内容容量也由之前的8GB提升到了16GB,使得整个服务器平台能够提供288GB的最大内存装配容量。还有一点就是Westmere-EP现在支持每个内存通道的两个DIMM运行在1333MHz,而Nehalem-EP只支持一条,当每个内存通道插两条内存时内存就只能降速到DDR3-1066,插3条时就会降至DDR3-800。
从Nehalem-EP的普及到Westmere-EP的推出,在这两代处理器同处一个市场时,用户该如何来进行选择呢?事实上,英特尔在Westmere-EP刚刚面世时就给出了一个选购建议,如今这一方案对于用户的选购仍有借鉴意义。
▲Nehalem到Westmere的过渡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Xeon 5500(Nehalem-EP)和Xeon 5600(Westmere-EP)两个处理器系列的成员情况,根据用户在服务器选购时出发点的不同,共划分了3类选择方案。对于更注重购买成本的用户来说,仍未完全退出市场的Xeon 5500系列中E5503、E5506和E5507几款处理器具有较低廉的价格,并且在性能上能够满足一般应用的要求,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能够提供更好性能及更优使用成本的4核Xeon 5600处理器才是非常好的选择,它们可以取代 E5520、E5530及E5540几款处理器,为用户提供性能及使用成本上的双重保证。
而对服务器性能更为看重的用户来说,具有6个处理核心的几款型号以X打头的Xeon处理器才是正选,这几款处理器获益于制程上的优势以及架构上的一些改良,可以提供Xeon X5550、X5560和X5570无法相比的更高性能。
不过随着Sandy Bridge发布的临近,以及Nehalem-EP淡出节奏的加快,Nehalem-EP的在价格方面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减弱。毕竟综合性能以及能耗等因素看,Westmere-EP比Nehalem-EP在能效方面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在使用成本上竞争力更强一些。
在此次Westmere-EP服务器横向评测前,我们向市场中的主流品牌厂商发出了产品征集函,得到了广大厂商的支持,在短时间内就收到了6个厂商送测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当前厂商的主推产品。虽然Westmere-EP与Nehalem-EP是可以共用平台,不过我们看到此次送测的多数产品都在前一代服务器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改进,有的甚至彻底进行了重新设计。由此可见,此次Westmere-EP横向评测中出现的产品多数都将是新面孔。
▲参加横评的产品信息表
此次横评共收到了联想、浪潮、方正、华硕、曙光以及富士通等6个厂商送测的产品,这些产品均为双路设计,并且它们处理器也都采用的是英特尔32nm的至强5600系列,不过具体型号却不统一,既有4个核心的Xeon E5620、E5640,也有6核心的Xeon X5650和X5660,按照至强处理器的型号划分,Xeon E系列体现的是性能与价格比的相对均衡,Xeon X系列则是为实现高性能运算而设计,Xeon L是低电压版产品,通常会被用于刀片产品上。
由于这些服务器所选装的处理器各不相同,这也直接导致了各服务器的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让大家能对这些产品性能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我们选择了一台装配有两个Xeon X5570,在上一代中性能表现最为出色的平台作为基准,通过与基准平台进行的性能对比,大家对于非常直观的判断出各款产品的性能水平,从而也利用一些用户在服务器采购时进行参考。
在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紧张测试后,我们对这6款Westmere-EP服务器逐一进行了详细的产品介绍和测试分析,通过以下这6款产品的单品文章,大家可以对这些产品进行深入了解。
另外,我们也对这些产品的测试成绩进行了整理,通过测试项目的逐项对比,大家对每款产品的状况也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先对此次横向评测中的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对于服务器的测试,我们主要从产品满足用户应用的角度出发,分功能和性能两个方面来考察。其中性能测试主要体现的是服务器在提供特定服务时的具体的事务处理能力,而在功能上,主要反映的是服务器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易用性等方面的特征。另外,由于不论是最终用户还是处理器厂商,大家对于服务器的能耗问题都给以了很高的重视,为此,我们也继续将能耗作为考察服务器使用成本的重要指标。
▲网络测试环境
贴近应用的性能测试
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的应用条件对于服务器子系统性能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偏重,因此同一服务器在不同应用中所表现出的性能状况常会出现较大差异。为了能准确反映出服务器的性能状况,我们选择了Web、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等三种较为普遍的应用作为测试重点。之所以选用以上三种应用作为性能测试点,这几项应用相对较为普遍是原因之一,此外我们也考虑到这三种应用对于服务器子系统的要求也各有偏重,这样可以更全面的考察服务器各子系统的性能状况。
讲求实用的功能测试
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同样也是用户关心的内容,但不同的用户对这三方面的需求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些中高端服务器产品,在应用中多采用专用机房或托管方式,这时其易用性中的可管理性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远程管理会让工程师及时了解服务器工作状况,实现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而对于入门级服务器来说,由于很多用户会随着业务的增长会对其处理能力、存储容量有进一步的要求,这时其可扩展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可靠性是服务器的一个关键特性,它反映了服务器在应用过程中系统能否确保长时间正常工作,这也是服务器与普通PC之间的重要区别。对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都制定了详细项目进行逐一考察。
兼顾使用成本的能效测试
服务器的售价反映的它是一次性的购买成本,而后期的使用成本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作为一个要求7×24连续工作的设备,它所产生的电费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实际上在评判服务器的运算能力时,一定不能将功耗问题视而不见,性能功耗比是衡量服务器运算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中我们利用功率分析仪对服务器在加电关机、开机空载以及满负载三种状态下的功耗进行测定,为服务器的能效以及使用成本的估算提供数据支持。
为了进行网络产品的测试,IT168评测中心专门组建了网络实验室,并搭建了一个有60台客户端的网络测试环境,通过控制端并利用专业的网络测试软件,可以构建出多样化的网络访问模型,能够产生真实的多用户网络应用环境。可以对服务器类设备进行不同应用下的高压力性能测试,以直观的结果反映出服务器产品在用于不同应用时其真实的性能状况。
我们采用Cisco Catalyst 4506千兆交换机作为测试环境的交换设备,60台客户端采用的是DELL PowerEdge SC430以及DELL PowerEdge T100两种塔式的单路服务器,能产生足够大的网络访问压力,因而可以测试服务器类设备在实现不同应用时的极限性能。
▲网络实验室控制台
▲Cisco Catalyst 4506千兆交换机,120个千兆网口
▲用于产生用户访问压力的Dell PowerEdge SC430服务器
对于服务器性能方面的考察,我们主要分为子系统测试和应用性能测试。在子系统测试中我们按处理器、内存以及磁盘等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分项测试,当然各子系统的测试成绩也是相辅相成,也需要其它子系统的支持,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只是对考察的子系统有所偏重而已。
- 处理器子系统测试
对服务器处理器子系统的考察,我们主要采用的是业界公认的SPEC CPU 2006测试,该项测试通过对数十个典型应用程序的运行,来测试系统处理器子系统在应用中的整、浮点运算效率。SPEC CPU 2006测试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因此在业界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可以利用这一公开的测试结果进行系统间运算性能的比较。
此外SiSoftware Sandra也有测试子项可用于处理器运算性能测试,其结果通常以每秒完成的指令数来表现。也可以用作不同处理器间运算效率的比较。
SPEC CPU 2006 v1.1
SPEC是标准性能评估公司(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的简称。SPEC是由计算机厂商、系统集成商、大学、研究机构、咨询等多家公司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是建立、维护一套用于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标准。
SPEC CPU 2006是SPEC组织推出的CPU子系统评估软件最新版,我们之前使用的是SPEC CPU 2000。和上一个版本一样,SPEC CPU 2006包括了CINT2006和CFP2006两个子项目,前者用于测量和对比整数性能,后者则用于测量和对比浮点性能,SPEC CPU 2006中对SPEC CPU 2000中的一些测试进行了升级,并抛弃/加入了一些测试,因此两个版本测试得分并没有可比较性。
SPEC CPU测试中,测试系统的处理器、内存子系统和使用到的编译器(SPEC CPU提供的是源代码,并且允许测试用户进行一定的编译优化)都会影响最终的测试性能,而I/O(磁盘)、网络、操作系统和图形子系统对于SPEC CPU2006的影响非常的小。
SPECfp测试过程中同时执行多个实例(instance),测量系统执行计算密集型浮点操作的能力,比如CAD/CAM、科学计算等方面应用可以参考这个结果。SPECint测试过程中同时执行多个实例(instances),然后测试系统同时执行多个计算密集型整数操作的能力,可以很好的反映诸如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等基于整数应用的多处理器系统的性能。
我们在被测服务器中安装了Intel C++ 11.1.034 Compiler、Intel Fortran 11.1.034 Compiler这两款SPEC CPU 2006必需的编译器,通过最新出现的QxS编译参数,Intel Compiler 10版本开始支持对Intel SSE4指令集进行优化(假如只支持SSE3,则使用QxT编译参数)。我们另外安装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3 SP1提供必要的库文件。按照SPEC的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了新的Config文件,使用了较多的编译选项。我们根据被测系统选择实际可同时处理的线程数量,最后得到SPEC rate base测试结果(基于base标准编译,SPEC base rate测试代表系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
和其它测试部件不同,SPEC CPU 2006需要大量的系统物理内存,我们的SPEC测试在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8 R2 下完成,对于每个运算核心,最低配置1.5GB内存。
- 内存子系统测试
对于内存子系统的考察,也是利用SiSoftware Sandra来实现,在该软件中有相应组件可进行内存带宽、内存延迟等方面的测试。
SiSoftware Sandra v2010
SiSoftware Sandra是一款可运行在32bit和64bit 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分析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对于系统进行方便、快捷的基准测试,还可以用于查看系统的软件、硬件等信息。从2007开始,Sandra的Arithmetic benchmarks增加了对SSE3&SSE4 SSE4的支持,在Multi-Media benchmark中增加了对于SSE4的支持,另外还升级了File System benchmark和Removable Storage benchmark两个子项目。对于新的硬件的支持当然也是该软件每次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SiSoftware Sandra 2010对NUMA架构以及最新的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2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此外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也有了略微的变化。SiSoftware Sandra所有的基准测试都针对SMP和SMT进行了优化,最高可支持32/64路平台。
- 存储子系统测试
对存储子系统的考察,是利用IOMeter这一软件来完成。
IOMeter 2006.07.27
IOMeter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IO测试软件,它除了可以在本机运行测试本机的磁盘IO性能之外,还提供了模拟网络应用的能力。为了大家能更好的通过我们的测试数据进行不同系统之间的对比,我们在测试中都使用相同的脚本。其中的最大IO能力的测试中我们所采用的了数据块大小为512B,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而另一测试数据块大小则选择了64KB,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用于检测磁盘系统的最大吞吐量。
- 网络应用性能测试
应用性能测试则利用IT168的网络测试环境,模拟大量的客户端来实现对服务器进行访问,来测试服务器分别在提供Web、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时的性能表现。
WebBench性能测试
WebBench是针对服务器作为Web Server时的性能进行测试,我们在服务器上安装了IIS6.0组件,以提供测试所需的Web服务。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网络实验室中的60台客户端,分别使用了WebBench 5.0内置的动态CGI以及静态页面脚本对服务器进行了测试。
静态测试是由客户端读取预先放置在服务器Web Server下的Web页面(wbtree),这项测试主要考察的是服务器磁盘系统以及网络连接性能。
动态测试偏重于对服务器CPU子系统的性能测试,它对于Web服务器提供了足够的负载。当WebBench测试开始后,客户端会以每四台一组依次连接到服务器并发送CGI请求。当测试结束后,控制台会收集数据并绘制出服务器CGI响应数的变化曲线。CGI测试的成绩高低,主要取决于服务器处理器子系统性能的优劣。处理器子系统包括CPU、内存以及内存控制器,CPU频率、缓存以及内存容量大小和内存带宽,都会影响该项成绩。
NetBench 7.03性能测试
NetBench是针对文件服务器的性能测试软件,影响NetBench性能的主要是服务器的磁盘子系统,这里所使用的磁盘RAID卡对于测试结果将会有明显的影响。测试中我们在被测服务器上设立了文件服务器,NetBench通过网络实验室中60个客户端来模拟网络中的PC向文件服务器所发出的文件传输请求,文件服务器则将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数据发送给相应的客户端。同Webbench测试一样,NetBench测试开始后客户端会以每四台一组依连接到服务器并发送文件传输请求。测试结束后控制台收集数据并绘制出服务器能够达到的数据传输变化曲线。
Benchmark Factory for Databases 5.7.1g
数据库是服务器最为常见的一种应用,为了考察服务器在作为数据库的硬件平台时的性能表现,我们采用了Benchmark Factory for Databases 5.7.1g,利用Benchmark Factory内置的标准测试脚本AS3AP,可用于对于ANSI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测试,不仅可用于测试DBMS(单用户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可用于测试高性能并行或者分布式数据库。
Benchmark Factory在测试之前会在数据库中生成多个表,其中包括4个500万行的表,每行包括100字节的数据,因此每个表容量大约是476MB,整个数据库容量为1.86GB。我们用实验室的60个客户端模拟1000个用户,在这个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可以给被测试的服务器施加相当大的测试压力。
CineBench10是Maxon公司开发出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我们主要用它来测试服务器的CPU性能,对于采用同一系列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来说,测试结果与处理器的主频及内核数量息息相关,从下图不难看出这几款服务器的CPU性能上的差异来。浪潮英信NF5280M2采用的X5660处理器在主频上相对其它几款产品要高,因而在测试结果上也领先不少,富士通RX300 S6并未进行该项成绩的考察。
11.5版本CINEBENCH测试软件仍由CPU性能测试以及GPU性能测试两部分组成。此次测试的主要是CPU性能,在对CG图片进行渲染时,测试结果显示并不象CineBench10那样,处理器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就如浪潮英信NF5280M2和富士通RX300 S6以及曙光I620r-G三款服务器,从下图显示它们的测试结果基本相差无几,但是浪潮英信NF5280M2所用处理器相比后边两款工作频率会更高一些。
SPECint测试过程中会同时执行多个实例(instances),然后测试系统同时执行多个计算密集型整数操作的能力,可以很好的反映诸如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等基于整数应用的多处理器系统的性能。各款服务器虽然采用的平台完全一样,主芯片组也都是Intel 5520+ICH10R,然而由于选用处理器的不同,在性能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测试成绩也基本与它们的硬件配置情况相适应。
如果大家用各款服务器的成绩与基准服务器平台对照的话,就能很直观的了解到Xeon5600系列处理器在整点运算方面的进步,以方正圆明MR100 2200为例,它只配置了两个主频为2.53GHz的低电压版Xeon L5630处理器,它的测试成绩已经与配有Xeon X5670的基准服务器相当,要知道基准服务器是我们测试过的上一代产品中性能较好的产品。虽然在微架构上,Xeon 5600和Xeon 5500两代处理器虽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但制程工艺进步带来缓存容量的增大为Xeon 5600性能的提升贡献不少。
对于浮点运算来说,SPECfp的测试结果可以很直观的反映出前后两代处理器效能上的不同,以只装配了至强E5620的联想万全R525 G3为例,在实际的浮点运算性能上已经超过了基准服务器平台,而联想万全R525 G3在处理器上还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这也说明了Xeon 5600系列处理器在浮点运算性能上相对上一代处理器亦有了大幅的提升。
在Benchmark Factory的SQL2005性能测试,考察的是在数据库应用中服务器平台的性能水平,它不仅包含了对处理器处理能力以及内存读写等方面的考验,同时服务器平台存储子系统的读写性能也非常关键。
从下图中我们不难发现,以服务器当前的配置情况下,富士通RX300 S6、浪潮英信NF5280M2两款服务器的测试成绩较为领先,联想万全R525 G3、华硕RS520 E6/RS8以及曙光天阔I620r-G由于处理器、内存等硬件配置较为相近,因而在数据库应用中其性能表现也没有太大差异。不过与基准平台相比,这3款服务器也有近30-40%的性能提升。这也意味着在选装Xeon5600系列处理器之后,服务器在进行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数据库操作时性能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Netbench测试主要考察的是服务器平台用作文件服务器时,它们所能提供的网络数据传输能力。下图中的的曲线分别代表在不同数量的用户访问服务器时,由1个增加到60个的过程中,各款服务器所能提供的数据吞吐量。
在这项测试中,浪潮英信NF5280M2成绩更为突出一些。在用作文件服务器时,更多的考验服务器的数据输出能力,而相对于服务器平台高速的I/O系统总线、千兆的网络接口,存储子系统往往是影响文件服务器性能的最大因素,显然浪潮英信NF5280 M2自己设计的阵列卡再加4块Seagate Cheetah 15k.7硬盘,在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文件读取时,这样的存储子系统可以提供更为高效的数据响应。
以下截图反映的是各款服务器平台的存储子系统性能,该项测试成绩不仅与服务器所采用的阵列卡密不可分,同时也与磁盘的选用有直接关系。从数据读写操作来看,浪潮英信NF5280 M2、富士通RX300 S6两款产品表现更突出一些。而在数据吞吐方面,曙光天阔I620r-G凭借着较大的磁盘缓存,也有较好表现。
与前边的性能对比不同,功耗测试结果的悬殊差异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震撼。采用低电压版处理器的方正圆明MR100 2200在高负荷运行时,功耗只有222瓦,而在整浮点运算性能方面已经基本上与基准服务器平台相当,而基准平台此时的功耗是方正圆明MR100 2200整整2倍。
再者以配置Xeon E5620的联想万全R525 G3为例,在服务器进入到操作系统并不进行其它事务处理时, 联想万全R525 G3的功耗为132瓦,而对比平台就需要280瓦,相差有一倍之多。而在进行高负载运算时, 联想万全R525 G3的功耗在271瓦左右,而对比平台则高达445瓦。而这样的功耗差异是在联想万全R525 G3能提供更高处理能力的前提下取得的,这也反映出两个平台在性能功耗比上的差距也将会被进一步放大。
其实进行简单的平台间性能对比并没有太大意义,早年间Netburst架构处理器盛行的时候,就是以高功耗来获取高性能。以单位功耗能够提供的性能输出为标准,来比较各系统间的性能才更合理一些。
编辑推荐产品:联想万全R525 G3
我们认为虽然送测的这款万全R525 G3并没有配备高主频处理器,但是它的性能表现已经与配备至强X5570这样高主频的服务器平台不相上下。它还可以通过选用更高主频的处理器来实现平台整体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作为企业关键业务所依附的平台,对产品性能的考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万全R525 G3多方位提高系统可靠性,方便管理使用的技术运用,以及灵活的按需扩展,才是这款服务器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编辑推荐产品:浪潮英信NF5280M2
破茧化蝶之作 浪潮NF5280M2服务器评测
NF5280M2只是浪潮众多服务器产品线中的一款,不过它的推出却别有意义。NF5280M2的服务器主板、磁盘阵列卡等都已实现了完全自主设计。可以说NF5280M2也是一个破茧之作,它的推出也表明浪潮在服务器的自主设计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当然这也与浪潮的产业结构整合不无有关,由于完成了对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的收购,使得浪潮拥有了一个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团队和研发平台,这也为浪潮在服务器、存储等硬件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由于智控技术以及弹性架构设计的运用,使得NF5280M2不仅运行更为稳定,同时也更易于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