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四:通过IBM管理工具,大幅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在很多人印象中,IBM的产品比其他品牌往往要贵一些。当然,一方面,贵有贵的道理,用料、工艺、技术特性的不同自然会带来不同的成本和市场定位区隔,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为多出来的那些特性去买单,比如在一些特别看重成本的IDC机房里,笔者就很少看到有IBM的服务器,而在于一些对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企业级数据中心里,IBM的产品是非常常见的;另一方面,你也不能只盯着初期采购成本不放,还得考虑考虑以后的维护成本、管理成本、能耗成本,最好是考虑整个服务器生命周期里的总拥有成本,这时,IBM的优势可能就比较明显了。
以x3550 M2为例,在降低成本方面,IBM也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设计,如上面提到的高能效设计,可以减少电费支出。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x3550 M2在可管理性、易用性方面进行不少创新,可以减少管理成本,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大规模部署的用户来说。如ToolsCenter可以实现系统的部署、更新、诊断和自动配置,节省管理时间,更加简单易用;无工具的设计,让客户更容易地更换元件,减少服务时间,提高在线时间;统一的硬盘设计更方便用户的管理;IMM内建远端管理、诊断和修复功能, 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
另外,x3550 M2集成了内嵌式虚拟化hypervisor,通过2GB USB密钥支持VMWare ESXi 3.5,实现虚拟化整合。并可利用IBM提供的Systems Director管理软件,实现对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甚至包括非IBM系统的跨平台管理支持。
原因五:与前一代产品相比,性能高达两倍。
谈到性能,就不得不提到x3550 M2所使用的处理器:英特尔至强5500系列,代号Nehalem-EP。
如果说当年的奔腾Pro开创了X86工业标准服务器大批量生产和普及的时代,那么,至强5500则是15年来英特尔产品性能提升幅度最显著的一代,其性能是上一代至强5400的2.5倍,对于高性能计算来说更是可以达到3倍多,同时空闲状态下的平台功耗降低了50%,其背后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包括45纳米工艺、全新内存子系统、快速通道互联技术(QPI)、集成DDR3内存控制器、智能节能技术、全新I/O子系统。在性能方面,智能加速技术可以满足对CPU主频比较敏感的应用需求,超线程技术则可以满足高度并行的应用需求,针对能耗方面,则有集成功率门限、自动低功耗、节点管理器等等。这些创新的技术使得今天的用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高性能,也可以在不需要性能的时候自动降低功耗。”
英特尔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测试,如果与2005年的184台单核至强服务器相比,今天的用户有两种选择,一是同样使用184台至强5500服务器,性能可提升高达9倍,预计每年度节省能源成本18%,或者是使用21台至强5500服务器来取代老旧的产品,这样每年可以节省能源成本90%,预计在短短的8个月里就能收回更新服务器的投资成本。
x3550 M2可以采用Intel Xeon 5500四核和双核处理器,最多可支持8个内核,主频最高可达2.93GHz,QPI高速互联方式使得CPU与CPU之间的峰值带宽可达6.4GT/s,加上大容量DDR3内存、PCI-E 2.0等技术,使得2路服务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性能,大大提高交易处理能力。
因此,如果你还在使用几年前的老服务器,不妨考虑用最新的x3550 M2来替换它们,也可以在上面整合一些老的应用。
原因六:高可用性,最大化系统正常运行时间
前面也提到过,在选购1U服务器时,除了扩展性要多比较,还要特别关注其散热效果、稳定性、可用性等因素,毕竟往机箱里放的东西越多,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就更显关键了。
在提高系统可用性方面,IBM在x3550 M2中采用的技术主要有高级内存技术、冗余设计、监控管理技术等,具体包括:
IBM独特的内存镜像技术可以将数据实时写入两个内存条中,一个内存作为另一个内存的拷贝,镜像功能允许系统在某条内存发生重大故障的情况下提供备份数据以供使用。
标配RAID 0, 1,可选RAID 5, 6 以保护关键数据(取决于型号)。
热插拔冗余电源和风扇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快速更换故障组件,使用两个热插拔的冗余电源来实现高可用性, 消除了单点故障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以提高可用性。
IBM独特的IMM、预测性故障分析和光通路诊断工具,可以轻松发现问题,主动监控电源、风扇、VRM、硬盘、内存等多个系统组件,以便监控、维护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可用性,包括全面的远程系统管理。
注意,对于负载很大的应用,或者是必须在所有时间都在线工作的应用,如网页服务、网络基础架构、电邮/协作、多用户窗口、离散式数据库以及虚拟化应用, 这种高冗余配置和先进可管理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最大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