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老鱼去深圳参加了一场说“芯”的大会——2024玄铁RISC-V生态大会,略有小记。
RISC-V是啥玩意
简单来说,RISC-V是一种芯片架构,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ISA),它定义了CPU能够执行的各种操作。
通常我们提到的X86和ARM芯片,实际上指的是它们的指令集架构。目前,CPU可以大致分为两类:Intel和AMD主导的复杂指令集CPU(CISC),以及IBM、ARM、RISC-V主导的精简指令集CPU(RISC)。两者的区别在于,RISC倾向于使用较小、较简单的指令集来快速执行任务,而CISC则包含功能更为丰富的指令,执行这些指令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以x86 ISA为例,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CISC架构,其CPU通常实现数百条指令;相比之下,RISC架构的CPU实现的指令通常不超过100条。大多数ISA并不规定指令集必须包含固定数量的指令,而是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让厂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实现不同的扩展。
由于x86的封闭使用和ARM高昂的授权费,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Patterson教授团队领导研发了RISC-V指令集,并对外开源,旨在提供一种不用交“门票钱”用且灵活的芯片设计途径。对于那些希望减少对传统ISA提供商(如英特尔和ARM)依赖的公司而言,RISC-V展现了一条新的路径。
因此,RISC-V这个开源的方案,就成为众多科研院所,厂商造芯的新思路。倪光南院士预言,未来CPU领域,将是x86、Arm、RISC-V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RISC-V被视为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可控和换道超车的关键路径。
风头正劲的RISC-V
自RISC-V亮相以来,许多公司都在押注 RISC-V,其中不乏谷歌、英特尔、英伟达、高通、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的身影。
为啥?因为RISC-V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其市场潜力太香了。相比ARM架构用17年时间达到100亿内核出货量,RISC-V只用了12年时间,而且预计到2025年出货量将破800亿颗。
RISC-V已经和x86、ARM并肩,成为芯片界的新贵。2023年,它还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过去,大家可能觉得RISC-V只能在低功耗的小场景(嵌入式系统领域,如物联网(IoT)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等。)下玩玩,现在不一样了,它已经开始进军高性能计算领域,比如服务器CPU、AI加速芯片等,会上,阿里巴巴就宣布新一代处理器C930(服务器CPU)年内见。
阿里怎么玩RISC-V
阿里巴巴达摩院是国内挖掘RISC-V潜力的领头羊,不仅是最早的探索者,也是最深的投入者,在推动RISC-V商业化的路上也是一马当先。
会上,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表示,随着新型算力需求激增,RISC-V发展迎来蝶变,即将进入应用爆发期。他表示,达摩院将持续加大RISC-V的研发投入和生态共建,做RISC-V社区的贡献者、推动者。
目前,我国已经在RISC-V国际基金会的22位高级会员中占了12席,阿里巴巴更是在13个技术小组中担任领导者角色。
短短6年间,阿里巴巴达摩院就推出了玄铁RISC-V系列处理器家族(C、E、R系列),从低功耗到高性能,出货量超过了40亿颗。
此次,老鱼在大会现场就看到了一款基于RISC-V架构的开源笔记本电脑“如意BOOK”。由达摩院和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共同开发,搭载玄铁C910处理器,能运行钉钉、Libre Office这些大型办公软件,续航也能撑12小时。但客观的说,与X86或苹果笔记本电脑相比,运行速度和生态系统差距明显,不过,不能否认这是RISC-V生态成长的重要一步。
尽管RISC-V在开源和可修改上拥有先天优势,但如何在更广泛的商业化领域取得成功,构建统一且协作的生态系统,依然是一大挑战。
为此,阿里巴巴达摩院提出了“无剑联盟”, 希望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RISC-V的创新和应用。
RISC-V的旅程虽然才刚刚开始,但其潜力无限。在“无剑联盟”的引领下,能否开启芯片领域新篇章?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