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释放三大特性 至强7500为MySQL量身定做

Click Here

  【IT168 专稿】前不久,我们曾经总结一般的数据库服务器在选型时的主要需求(详见: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并探讨了如何选择Oralce数据库服务器(详见:x86渐热 Oracle数据库服务器选型指南)。本期我们将从MySQL数据库对服务器的具体需求出发,分析其对服务器硬件的具体需求以及市面上的解决方案。

  MySQL是一个快速、多线程、多用户的SQL数据库服务器,其出现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年时间,但凭借着“开放源代码”的东风,它从众多的数据库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DBA的首选。业内开发人员圈子里也把LAMP体系(Linux+Apache+MySQL+PHP/Perl)作为最标准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下面我们来看看MySQL数据库的三个主要特点,以及其对服务器的具体需求。

  1、 MySQL数据库的三大特性及需求方向

  1998年第一代MySQL关系型数据库诞生之初,就已经在数据库核心层面提供给了对多线程计算机之的完全支持,并且提供了面向C、C++、 Eiffel、Java、Perl、PHP、Python以及Tcl等编程语言的编程接口(APIs),支持多种字段类型并且提供了完整的操作符支持查询中的SELECT和WHERE操作。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在很多DBA的心目中,只要通过升级服务器CPU和内存,扩容数据库集群就可以提高MySQL数据库性能。而因为MySQL的核心程序采用的是轻量级进程(LWP,也就是说大部分资源和其他进程共用,是一种实现多任务并行的方法),所以其对系统逻辑地址空间和资源的客观理性要求就非常高(这一点后文会解释)。

  由于MySQL提供了多种编程接口,因而在前端应用平台上具有其他数据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x86服务器日渐风靡相对照,基于C语言、C++语言、甚至是JAVA语言的数据库调用也日益流行。而MySQL被广大DBA用户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开放式架构在x86平台上的优势——例如ODBC for Windows使得MySQL支持所有的ODBC 2.5函数,从而让微软Access直接链接MySQL数据库,其应用得到极大的扩展。

  此外,由于MySQL拥有一个非常快速而且稳定的内存管理系统,因此在大内存环境中性能表现优秀,在不少应用案例中,有DBA甚至直接将扩容内存作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手段——事实上,MySql的稳定性足以应付一个超大规模的数据库(后文我们也会有所介绍)。

  综上所述,MySQL数据库三大特性分别是:核心程序支持多核心、多线程的并行计算;x86平台的多应用环境;快速稳定的内存管理系统。相应的,DBA在选择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时候需要考虑服务器内CPU的并行计算性能(或是多路集群的计算性能),复杂x86环境的支持性(为虚拟化数据库做考虑)和强大的内存拓展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