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的较量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价值链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领先的企业只要能重新整合内部研发、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价值环节,就能增加利润。但并不是每一个领先的企业都有能力去整合整个产业的价值链。
近几年来,AMD在OEM市场上取得了足以威胁英特尔地位的成就。包括IBM、HP、SUN等在内的全球大大小小两千家厂商都推出了基于AMD皓龙处理器的系统。甚至DELL不久前也宣布投入AMD怀抱。但是AMD在横向上似乎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结盟内存、存储、网络厂商推出某种标准,而是遵循英特尔制定好的道路往前走。在纵向上,“AMD inside”也同样没有“Intel inside”那样去强有力地控制住OEM厂商的钱袋和声音。
而Bensley的发布,却让我们领略到了英特尔作为计算平台提供者的产业整合之道。除了一直采用英特尔CPU的厂商纷纷推出Bensley产品外。不久前,AMD的铁杆之一SUN公司负责服务器业务的执行副总裁福勒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表示,只要有需求,Sun就会采用英特尔的芯片。一直在超级计算机领域耕耘的SGI也宣布将在7月份推出基于Woodcrest的X86产品,向中低端服务器市场转型。甚至华为也开始加入Woodcrest的阵营。
“英特尔的嫡系部队压抑得太久了!”“英特尔兴,则宝德兴!”作为英特尔在中国本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宝德科技甚至把英特尔38年来最重要的产品,视为其借以实现二次腾飞的契机!在英特尔发布Bensley前一周,宝德就推出了28款双核产品,堪称业界之最。在宝德董事长李瑞杰看来,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除了在技术、标准、平台、产业整合等方面表现出了优势,英特尔同样在产能、制造工艺上也胜出一筹。由于采用65纳米制程,相对于AMD目前的90纳米制程,英特尔新一代产品不仅功耗大大降低,更赢得了成本优势和大打价格战的资本。
四年来,在AMD凌厉而强势的进攻下,英特尔处处被动,始终处于防守。但这一次,英特尔似乎找回了自己,重新扼住了AMD的喉咙!AMD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