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刀片服务器发挥融合基础架构优势
根据Gartner最近做的调查显示,一半企业已部署,或正在部署融合基础架构,其中包括打包在一个端到端解决方案中整合的计算、存储、网络和系统管理资源。融合基础架构的目的就是整合系统,缩短部署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成本。如今,融合基础架构可谓是大行其道,在企业中也蓄势待发,然而对于刀片服务器来说,刀片基础架构可以在机箱层面中实施很好的整合功能,整合有助于简化运营、实现集中化管理并降低运营成本,甚至能够让管理员在一个视图中管理服务器、交换和存储。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接受刀片基础架构。
戴尔公司一直致力于刀片服务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早在2010年,戴尔PowerEdge M1000e刀片服务器就是惠普和IBM刀片系统强有力的竞争者。较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戴尔刀片服务器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进行部署与管理。
刀片服务器拥有很多特性,李毅表示:“刀片服务器拥有较高的密度、可以进行集中性的管理、节能和散热也有很好的优势,可以大大的提高数据中心的敏捷度和响应速度及稳定性,这都是融合基础架构对硬件的基本要求。”
戴尔PowerEdge M1000e则是戴尔融合基础架构中的利器,从硬件的角度来看,戴尔PowerEdge M1000e表现十分出色,是一款高密度的刀片服务器,并且使单个刀片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增加,如PowerEdge M420、用于存储的PS-M4110刀片服务器,以及Force10的MXL 10G/40G的刀片交换机,相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刀片服务器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据李毅介绍,戴尔PowerEdge M1000e模块化刀片式机箱带来了企业服务器架构上的突破,是市场上最具有能源效率、最灵活和最容易管理的刀片式服务器产品之一。M1000e灵活、可扩展,设计用于支持未来的刀片式技术,从而使您的投资得到保护。在谈及到有哪些刀片适用于M1000e机箱时,李毅介绍到,M1000e机箱配合使用:M420、M520、M620、M820、M910、M915等刀片式服务器,不同的服务器可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刀片服务器在融合架构中具备更多的优势,而不断出现的企业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也为进一步改善架构创造了机会。创新的戴尔PowerEdge M1000e模块化刀片机箱专为满足这些新的企业需求而设计,它能提供可与机架式服务器相媲美的功能,更有通过戴尔智节能技术实现的高能效、部件模块化的灵活的I/O子系统和能够简化管理的高速背板等优势。在数据中心部署PowerEdge M1000e,企业将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降低操作成本并开发出满足他们现在和未来需求的持续成长的IT环境。
融合架构成未来主流发展 软硬结合是关键
融合基础架构的发展不仅仅基于硬件层面,而是一个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产品,当然,在ISV方面,戴尔也有很强的优势。据李毅介绍:“例如在通用软件方面,戴尔与VMware和微软都有紧密合作,因为其是全球性的产品,所以戴尔可与他们在世界各地进行合作并销售。在行业应用方面,例如具有区域性代表的,戴尔将会跟各地的ISV进行合作,以将产品本地化。”
李毅还表示,戴尔的融合基础架构非常受ISV的欢迎,因为其可将软件集成到戴尔的一体机或者参考架构里面,并整体打包销售给用户,让用户享受更多的便利,而通过这种强强联合,戴尔与ISV也能实现双方共赢。
在谈到融合基础架构在未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时,李毅表示,通过融合基础架构可帮助IT和工程团队了解所有技术领域的大量性能指标并专注于关键业务,以便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当然,机遇与挑战也是共存的,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程度的提升和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兴起,IT用户对于移动计算的硬件和技术支持需求也急速上升,企业如何才能支持这些更新更复杂的基础架构技术?如果融合基础架构管理缺乏同等创新,IT组织可能会面临服务性能下降,同时向客户交付这些服务的成本增加。因此,对于融合基础架构的优化,软硬结合才是关键所在。
尽管融合架构代表着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但相对于国外市场而言,目前中国市场对于融合架构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其原因在于,中国用户对于虚拟化技术的部署比国外市场稍晚,进而对云计算这一新兴服务模式接受程度稍微滞后。但我们相信,随着融合基础架构在中国的强势发展,用户的需求必将使得这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