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见证风起云涌 回顾报道中的感悟

    "上海""你嗨了么""伊斯坦布尔"

    对于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而言,"摩尔定律"被奉为神条。而摩尔定律却没有指出制程工艺与处理器架构之间的更迭关系。于是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看到了AMD凭借x86-64位架构的前瞻性架构,一举在企业级和民用级市场打开了市场。接下来的双核之争,AMD也拔得了头筹。怎奈英特尔卧薪尝胆,陡然推出酷睿架构,凭借高效率的流水线架构又反过来打了个反击战。

    但是企业级市场这面,AMD仍然较强势,凭借性价比和能效比优势,皓龙处理器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以及一些高密度的互联网应用中确实有领先的地方。这其中英特尔与AMD之间主要因为真假"四核"处理器、制程先进性甚至是良品率产生过口水战,在此也不再赘述。

    话说"上海",这款用F1上海赛道命名的皓龙处理器是AMD第一款45nm制程工艺的四核处理器。说说我自己的观点,我个人认为AMD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剑客,不走寻常路,剑走偏锋型的。在2007年底英特尔推出45nm制程工艺的至强处理器之后,AMD的巴塞罗那由于还停留在65nm而被诟病高功耗低效率。

AMD上海发布现场放着“老上海”的东西

    而由于AMD在制程上的路线与英特尔并不一样,因而也一直坚持着65nm工艺。一方面,AMD认为还没有必要升级新的工艺而提高成本,另一方面也因为AMD认为新工艺还没有完全成熟。这种策略是AMD从宣传双核处理器中总结到的--让对手来宣传,等市场成熟再跟进。

    于是有了姗姗来迟的45nm"上海",也有了与英特尔基于铪的高K阶金属栅极工艺完全不同的超低K阶电介质材料,并且提早使用了多重增强晶体管应变技术和沉浸式平板应刷术,为AMD未来转向32nm扫清了障碍。(详见:AMD发布上海处理器

    英特尔自从提出"Tick-Tock"的战略之后,就一直严格遵照这个过程推进。2007年到2008年力推45nm工艺,到了2009年开始力推Nehalem(你嗨了么)架构,2010年开始推32nm制程产品。这种快速的更新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禁让人再次感叹英特尔的这种创新能力。

    晚于桌面级Nehalem处理器Core i7的发布,Nehalem至强5500处理器于2009年3月底才发布。(详见:至强5500发布)"一台顶过去九台,、这么强?"这是网友的留言,令我印象深刻。确实,Nehalem架构革命性的改变了英特尔传统的将内存控制器放在北桥的做法,转而集成在了处理器内部。与用于多核之间通讯的QPI直连总线一起作用,Nehalem架构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自身的I/O速率。

    内存敏感型、带宽敏感型,两类应用在Nehalem架构面前统一在了一起。Core和Uncore两大块设计让产品多样化变得更加容易。笔者自己使用的是桌面级产品Core i7 920,在视频渲染和大型程序应用时,可以明显感到速度的飞升。

手上拿的是Nehalem至强5500的硅晶圆——价值在200万左右

    应对Nehalem的最好方法就是推出更好的新品,AMD于6月初提前发布六核"伊斯坦布尔"的用意也在于此。和"上海"相比,"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变化就是核心数量的提升,并继续提高了"上海"处理器上出现的HT3.0总线的速度。而除了6个核心、双通道DDR2-800集成内存控制器和最多三条HT 3.0总线之外,"伊斯坦布尔"还提供了进化版的AMD-V 2.0,让"伊斯坦布尔"的虚拟化性能再度提升,并加入了新的AMD-P技术来更完美地控制处理器功耗,配合CoolCore和Smart Fetch技术可以限制内核功耗甚至关闭内核。(详见:六核时代 AMD最新伊斯坦布尔处理器解析

    令我为之动容的是AMD本次处理器的更新速度,自上次新品发布仅半年之隔,能推出一款全新架构,并且内核数更多的处理器,充分说明了AMD再拆分了晶圆厂之后的实力。而性能方面,AMD自己宣称:与英特尔至强5570处理器相比,在虚拟化应用时每个虚拟机的平均功耗换算成美元,上一代"上海"处理器要少三分之一。而"伊斯坦布尔"则将取得更高的能效比,在功耗与主频同"上海"一样的情况下,性能提高了34%。(详见:六核皓龙“伊斯坦布尔”台北震撼发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