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时间与带宽间保持平衡
这样的类似性并不是偶然的。从目前情况来看,CPU最适合的内部连接应该是嵌入式时钟方式。由于嵌入式时钟存在overhead和等待的时间。因此嵌入式时钟解码为“8b/10b”,这样每个时钟循环就是损失5~25%的数据。另外就是EmbeddedClockEfficiency电路会变大。同时控制器需要对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这样对于CPU来说就是等待时间。而这也是为什么Intel仍然在使用FSB的原因,主要是因为FSB等待时间短。
嵌入式时钟在进行传输时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更能够实现高速传输。目前目标传输速率定在了10Gtps。因此如果像CPU总线那样传输距离是限定的,那么就可以决定连接的产品,这样就算是不使用嵌入式时钟也可以实现高速化。总之,就当前的目标传输速率来看,考虑较少的等待时间的话,嵌入式时钟方式是可以被考虑的。
不过HyperTransport下一发展阶段也将会开始使用嵌入式。恐怕这也将会成为处理器界共同的趋势。目前Intel推测与现行的QPI一样,6.4Gtps的速率将会首先实现,接下来将会实现10Gtps左右的速率。这样看来,通过QPI将可以实现高传输速率和低等待时间之间实现一个很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