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数字图书馆不神秘,六大法则选硬件

选择硬件平台的6条经验

    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之初,应当先认真规划将来会有哪些大型的应用和数据资源,以及这些应用和数据资源的未来发展和扩张速度。只有事先确定工作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在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情况下就盲目确定硬件平台的性能指标是不可取的。

    精心规划性能指标
    有了发展目标,接着就可以根据已确定的目标精心规划出所需要的硬件平台的基本性能指标以及后继升级能力。

    整体统筹解决方案
    在确定基本性能指标以及升级能力之后,再设计相应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这里强调的是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服务器和存储购买计划。如果只有服务器和存储的计划,只有一台小型机和一个光纤存储,那我们要如何建立一个SAN(存储区域网络)架构的系统呢?存储上的重要数据如何备份呢?购买了设备而UPS功率不足怎么办?不能等问题出现了以后再做考虑。

    必须事先确定一个清晰的、完善的校园信息平台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并设计好明确的建设步骤。方案应该涉及包括机房环境、UPS、机架、服务器、存储以及备份系统等等一系列相关的环境及设备,以及这些环境、设备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的先后顺序。

    最好能对整个系统以及系统的每个关键部分做详细的拓扑图以及相关说明。

    货比三家,按需选购
    硬件平台的选择不应该局限在单一的品牌和型号上。尽管每个厂商都极力使我们相信,他们就是最好的,但实际上不同的厂商都有满足我们要求的相应产品。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确定几个可以接受的品牌,然后确定几个基本在同一性能水平上,可以满足我们需求、又采用较新技术、性能口碑较好、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型号就可以了。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可以使我们花最小的成本获得可以满足应用要求、又不会马上被淘汰的设备。

    权衡费用、控制成本
    首先要注意的是硬件的升级成本。如果初期采购的价格很低,但是升级费用却是天价,那系统一旦需要升级时,将会面临很难的选择,有可能升级的费用会与买一台性能相近的新设备所需的费用相差不多。
  
    其次是硬件的维护成本。在购买小型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的小型机厂商会很“好心”地为我们“免费”增加CPU数量,但是一年后收取维护费用时才告诉说维护费用是和CPU数量成正比。小型机的使用与一般的PC服务器有所不同,较少有使用3年后就进行更换的情况,从成本投入上也很容易理解。

    小型机系统的投资一般都在百万元之上,使用期限一般也相应较长,维护费用也是按年收取的。与PC服务器不同的是,小型机采用的都是独有技术,只有通过厂商认证的工程师才能进行维护,这方面的人力成本相对于PC服务器也是更高的,而自己进行维护的自由度也是不能和PC服务器相比的。所以,一旦确定要购买小型机,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而在招标和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相关的所有费用,强调事先没有说明而产生的费用,不得收取。

    同步预算、保证资金
    图书馆硬件平台的规划实施尽量与资金预算同步。如果已经有了经费投入计划,那只能按照经费投入的量来合理安排硬件平台的实施步骤。如果是先有硬件计划,然后再申请经费,则自由度较大,但也不要只做一次性投资计划就万事大吉,而应该考虑后继相关费用的投入,如升级扩容等支出。

    总之,在构建图书馆数字服务硬件平台过程中,小型机与服务器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以上六点经验可以概括为“确定目标、注重规划、整体统筹、按需选购、衡量成本、保证资金”。在实际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图书馆技术部门可根据本馆数字化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灵活制定具体策略。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