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曾经说过:“自然赐给了我们知识的种子,而不是知识的本身。”在超级计算机领域,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正是这样一颗“种子”,北京、上海、广州、太原、武汉……ASC竞赛正在将超算的知识播撒到全球各地,期望终有一天能够看到一片超算的“森林”。
如果大赛也有梦想的话,或许曾经和将要举办赛事的东道主是最有发言权的一群人。
首届竞赛在清华大学举行,有27所中国高校参加,清华大学最终获得了总冠军,并与国防科技大学一同拿到了前往德国参加ISC12国际超算竞赛的“门票”。对于这届大赛,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杨广文曾感慨的评价道,“首届竞赛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吸引到多少师生、专家参与进来,而是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让很难接触到超级计算机的学生们,有了施展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舞台,为中国超算的未来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ASC12东道主-清华大学
2013年,ASC竞赛移师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放的城市,大赛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升级——首次有海外亚洲高校参与到ASC竞赛中来。自此,海外高校成为ASC竞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大赛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发力前行。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顾一众认为,“开放的上海与国际化的ASC竞赛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扩大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教育和应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推动了亚洲乃至世界超算青年人才的交流和培养。”他坦言说,上海交大通过举办比赛,接待了海内外多所在超算方面实力较强的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在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中加深了解,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超算领域的知名度,也促进了学校高水平科研中对超算的深度应用,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物理天文、生物医学、材料、化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可以说,超算的“种子”已经在这所中国最富盛名的大学之一中生根发芽。
ASC13东道主-上海交通大学
如果说前两届ASC竞赛的成功举办让超算开始进入中国乃至亚洲高校的视野,那么2014年在中山大学举办的ASC竞赛则完成了一次“世界级”的跃升——在一项超算赛事中首次聚集了全球各大洲的高校。与此同时,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成为比赛平台、大学生挑战成功国产应用20万核扩展极限、总决赛三队同破计算性能世界纪录……种种难以复制的因素造就了一届空前盛大的赛事。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许宁生院士表示,ASC超算竞赛很好的推动了中山大学相关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素质超算人才。他认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将是未来中国成为真正的超算强国不容有失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ASC14东道主-中山大学
2015年的ASC竞赛是意义深远的一届,135所高校、152支参赛队伍创造国际同类赛事的新纪录,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加入、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现身”说法更是为大赛平添“宇宙”魅力。而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首次由中国西部地区高校举办,更是有着深刻的寓意。太原理工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李明认为,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高校相比,西部地区高校在相对昂贵的超算投入上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很多学生终其本科阶段很可能都接触不到超级计算机。“ASC竞赛最大的意义就是激发了大学生对超算的兴趣,培养了大学生运用超算的意识和能力。”他表示,举办ASC15大赛后,全校师生对超算有更多的了解,在往届参赛队员的基础上成立了超算基地和超算团队,吸引了大批的校内以及省内其他高校的超算爱好者加入其中。
ASC15东道主-太原理工大学
随着ASC16的如约而至,一届充满奇思妙想和探索挑战精神的赛事又将在武汉上演。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认为,超级计算机是科研、工业以及其他领域重要的创新工具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要找到新的需求,让超级计算机有用武之地,这需要很多人真正深入到应用之中,把需求变成一个个可以被超级计算机识别的运算模型。”而对于更多的参赛队伍而言,他们可能更加关注在这届大赛中会碰到哪些有趣的赛题?通过与强队的交手能够获得哪些有助于成长的知识?或许,正是因为ASC竞赛这种未知挑战的神秘感,才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热情参与并乐在其中,让超算科技的“种子”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每位参与者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