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随着“去IOE”等热门概念的反复被提及,可以发现IT系统国产化呼声日益高涨,而这样的趋势将会愈演愈烈,看似为2016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则,机会与风险并存……
“去IOE”短期不易被复制
所谓 IOE 指的是以 IBM 、Oracle、EMC 为代表的小型机、集中式数据库和高端存储的技术架构。其中 I 意指 IBM p 系列小型机,操作系统是 AIX, IBM 专有的 Unix 系统;O 指 Oracle 数据库(RDBMS);E 指的是 EMC 中高端 SAN 存储,曾经一度 IT 企业很喜欢采用的技术架构。
去“IOE”源起于阿里巴巴,是因为在数据爆炸增长时代,“IOE”所代表的架构约束了其作为互联网巨头在业务灵活配置等方面的长远发展, 所以才采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架构取而代之。
然,阿里所掀起的这种IT基础设施的变革风潮,就目前来看,其实并不适合广大行业用户,即使是一般的互联网企业也很难实现,因为有市场条件、技术、人才资源的制约,当然也包括一个机会成本问题。小编觉得“去IOE“这件事情有且只有阿里能做, 马云曾说过: ”我不懂技术,但阿里技术最好!“阿里自身不仅有优秀的MySQL数据团队,也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OceanBase团队,这样的长期投入及技术积累,是传统行业客户难以匹敌的。
“去IOE”衍生出IT国产化
起初,去“IOE”的提出也仅仅是吸引了一些行业专家的目光,作为叱咤全球的IBM、Oracle、EMC也许并未在意, 但“棱镜门”事件爆出后,伴随着安全关注度的提升,去“IOE”概念不断加码,才真正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IT国产化的概念随之而来。
IT巨头纷纷寻找伙伴贴标签,搞生态。这样的“联姻”每天都在上演,比如说服务器领域的惠普与紫光、IBM与华胜天成、网络巨头思科携手浪潮等等,让“本土化”的风头更胜从前……
在出现阿里这个成功案例之后,国内产业界对此出现了一些跟风的倾向,但是小编个人认为:去掉 Oracle 也不意味着就要采用国产数据库,因为 MySQL 以及衍生的各种分支数据库才是非常好的选择。同样,不用 IBM 的小型机也不意味着国产服务器就迎来新机会,在用户那里,适合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去 IOE”不应该成为一个噱头。棱镜门”事件虽然带来了国产化的急迫需求,但是,目前国内IT产业的技术积累还远远不够。正如之前阿里技术保障部DBA负责人周宝方所说,“去IOE”技术门槛很高,其它企业根本无法复制。在全球化的今天,频繁的“去IOE”其实是对国产的一种伤害……
“去IOE”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以IBM、Oracle、EMC为代表的传统IT巨头提供的是整体解决方案,去IOE的本质是抛弃传统封闭的IT架构,积极拥抱基于云计算的开放式架构,“分布式+开源”架构替代“集中式+封闭”架构,变成彻底的云计算服务模式。
去I、去E都还好说,去I主要难点在于技术架构,应用层会涉及部分代码重构,而数据库层则需通过数据库云平台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去I,去E的难点仅限于技术架构,对应用基本无影响, 去I、去E目前来看,运维难度不大,替代的技术也比较成熟,挑战是存在的,但是相比去O来说,却要靠谱的多。现在让我们看看去O为什么需谨慎……去O的主要困难不是新数据库的运维,而是数据一致性和性能方面的挑战,本质上是数据架构管控的争夺,从去O的数据库产品选型上,想要彻底去除国外商业数据库,使用O以外的商业数据库来实现去O,这是投机取巧的选择,不具备任何意义;若采用纯国产数据库,需要审慎对待, 国产数据库在企业级应用环境下的稳定性以及性能还未得到长时间运行验证,风险高,同时选择国产数据库,会进入到产品的细小分支,后续支持力度可能会存在问题;若想收购数据库,那么得先观察,国内厂商收购的国外数据库,其本质暂时仍然是国外数据库,国人完全掌控需要一段时间;采用开源数据库,叫好不叫座。开源数据库是互联网去O的主流选择,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掌控门槛,同时也需要较强的定制能力,对于开源定制版数据库,相对还是比较靠谱的,运营商可以自主掌控运维优化能力,把代码级能力交给合作伙伴或体系内自主研发团队,实现合作共赢的方式。中国移动的知名IT专家王晓征曾表示。
其实,IOE去不去除并不重要 ,用户才是最根本的,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曾表示:有些云服务提供商老是喊着去这个去那个的口号,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忽略了客户已有的设施与资产,实际剥夺了客户的选择权。”一语中的。我们现在还处于云时代的前端,每家企业都拥有或多或少的IT资产,如果只是盲目的追求去IOE,只会让自己陷入不利局面:过去的设备被淘汰不说,新的系统是否一定适合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未知数。即便在开放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企业是否一定要选择开放、哪些部分可以开放都需要梳理清楚。所以,一切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去IOE”不可盲目进行,不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