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高专委张云泉谈2014年高性能计算发展

  【IT168 评论】有人跟我说,高性能计算是一项古老的学科,我表示赞同;还有人说,高性能计算正在引领IT行业的发展,我也认同这个观点。说它古老,是因为自计算机出现伊始,高性能计算就是重要的项目之一;说它新潮,是因为下面我们要介绍到的许多内容都源于高性能计算。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既然都成立,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高性能计算正在从原来的阳春白雪,变得大众化、普及化。

  这种趋势在互联网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自2014年开始,无论是谷歌大脑计划还是讯飞超脑计划都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些应用都基于同样一种新兴方式——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机器学习催生高性能计算应用新形态

  现任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高专委)秘书长张云泉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机器学习的重要性——这是需要在成千上万个变量中需要非常好的值的计算,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实现收敛,而最终获得的数值并非是人工确定的数字,而是一种常态的公式。通过这种像素级的学习,不断总结规律,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像像人一样思考。简单说来,机器学习对于计算机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高性能计算

  记得在2014年NVIDIA GTC大会上,NVIDIA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先生曾演示过这一应用的基本运行方式——通过NVIDIA智能分析系统,电脑可以借助某一设定好的条件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中找到匹配对象。比如可以使用一张狗的图片或者一段叫声视频,让电脑在数据库中智能的分析出相关的照片。

  当然,机器学习的用途是巨大的,未来任何图形、视频、语音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都要依赖于机器学习,甚至包括未来的智能汽车也需要对道路状况进行实时分析。表面看来这并非是传统高性能计算的科研项目,但事实上机器学习的实现方式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而且需要使用GPU进行加速计算,这自然也就归属于高性能计算的范畴。

  据2014年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显示,互联网应用以55%的份额成为了高性能计算的新兴模式,并且这种趋势正在逐步扩大。对此,张云泉认为应对互联网应用采取开放的态度:“鼓励大家在新的行业、新的领域去应用高性能计算,让高性能计算更加走向普通大众” 。

  让更多高校加入高性能计算“大家庭”

  虽然已经有了互联网应用的先例,但是高性能计算想走向普通大众也并非易事。行业基础、应用普及、人才培养等需要进行的工作千头万绪,而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也是高专委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整个2014年,高专委组织行业专家和委员进行了多场走进校园的巡回演讲,在全国各级高校宣讲高性能计算的应用意义和现实作用。这其中包括了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著名高校,也包括了贵州师范大学这样的非重点高校,但无一例外的是,反响非常热烈,“甚至许多临近高校的领导也来旁听”。

  这种巡回演讲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也更激发了高专委委员们的热情。“我们决定在2015年主动出击,组织高专委讲师团,讲解高性能计算、讲解课程设置、讲解前沿技术与趋势、讲解人才培养与比赛,尤其面对普通高校”,张云泉兴奋的表示。

高性能计算

  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是高专委每年承办的重要大会之一。在最近一期的2014年大会期间,还进行了“2014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这是全国范围内面向并行计算应用优化的第二届比赛,共有85支队伍报名参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大会起到了广泛宣传、学术交流、人才选拔等多重作用,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崭露头角的超算“新生力量”。在今年的大会上,仅河北联合大学就派出了3支参赛队伍,高校的参与热情大大出乎了主办方的预料。

  比赛不仅为各参赛队提供了彼此切磋、交流的机会,更是对高性能计算的普及和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性能计算学科在大学中并不普及,在本科阶段把并行计算纳入教学学校更是寥寥无几,这无疑导致了人才发展缓慢。通过这次比赛,许多高校认识到了课程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考虑在本科阶段设置并行计算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加之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深入到普通高校的教学岗位,无疑为高性能计算的普及化和深度发展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

  来的都是客,以开放的心态办大会

  2014年,在高专委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高性能计算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应用领域还对最高荣誉——戈登贝尔(Gordon Bell) 奖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个奖项被誉为高性能计算行业的诺贝尔奖。在谈到这些成就的时候,张云泉更愿意将其归功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同行的支持和好运气。“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天河二号一次次在国际TOP500榜单中获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各地的超算中心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事实上,从高专委成立的近10年间,一直秉承了开放的宗旨,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下属的优秀专委。早在2002年,张云泉便参与发起“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评选工作,并正式将其引入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从此之后TOP100排行榜不仅成为了高性能计算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更使得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从最初的200人到最近一届的1000人,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的规模不断多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整个高性能计算行业的“饕餮盛宴”。在谈到未来大会发展的方向时,张云泉表示:“我们的主导思想就是开放办会,同时进一步引进国外SC、ISC大会的成功经验进行尝试。”“我们的目标是万人大会,但是这个事情急不得,我们的核心要务还是提升大会质量”。

  谈到未来高专委的发展时,张云泉尤其提到了两个方向:倡导应用与国际化。多年来,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硬件方面具备了强大的优势,而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应用的不足和落后。“我们未来还是要倡导应用,树立样板,邀请国外归来的学者介绍最近技术。通过几年连续的努力,要把应用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在一方面,高专委也在进行国际化的应用探索。应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的邀请,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正计划与网络与并行计算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and Parallel Computing)联合举办,初步的时间定在2016年。

  在高专委的大力推动下,高性能计算正在向各个领域延伸,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科研应用的范畴。未来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和互联网行业的大规模引入,高性能计算将与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在商业公司,高性能计算人才都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也是挡不住的趋势”,张云泉坚定的表示。

  附:张云泉博士个人简介

高性能计算

  张云泉,男, 博士, 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首批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并行数值软件、并行程序设计和性能评价、并行计算和并行编程模型等。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译著三本,获得软件著作权八项。获得中科院软件所首批杰出青年人才专项计划支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2000年度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学术委员会主席(2010.5-2011.5),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数学软件分会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杰出会员/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863"高性能计算机评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和《科研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编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曾经担任过50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领域主席或委员。担任过IEEE CSE 2010, IEEE HPCC 2013和NPC2015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IEEE ScalCom 2015的大会共同主席。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