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从跟随到逆袭 国产服务器全线崛起之路

  【IT168 专稿】20年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是沧海一粟,但对技术创新活跃、竞争格局变化迅速的IT产业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说是沧海桑田也并不为过,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国产IT厂商从萌芽到发展,坚持自主研发、独立开拓市场的创新之路。

  浪潮是中国最早的IT品牌之一,到2014年一季度,中国区服务器市场份额已经超越IBM、惠普等国际厂商位居第一。当我们回顾浪潮二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更能从浪潮服务器业务的发展轨迹中,窥见整个IT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1993~1996年 中国服务器产业萌芽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建立了NSFNET网络,到1991年NSFNET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成为全球Internet基础,从此全球互联网信息产业开始萌芽并发展,到今天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993~1996年 中国服务器产业萌芽

  这一阶段也是中国接入Internet并开始信息化建设的导入时期。1994年,中国首次接入互联网,并在部分行业开始尝试建设信息基础架构。到1996年,中国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银行、电信等行业的信息化在各级网点大量铺开,国家的“三金工程”也开始启动。

  英特尔曾经展示过IT产业“计算瀑布”的发展趋势,今天一个单路CPU的系统性能已经能够匹敌2003-2005年时期HPC TOP500榜单上排行第一的计算机。而在90年代初,由于单个CPU捉襟见肘的计算性能,全球的主流计算趋势都以Scale up为主要方向,小型机、大型机占据服务器市场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可供民用的小型机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厂商能够提供,如IBM、惠普、SUN等,这些产品价格昂贵,部署复杂,往往只有极少数高端客户才有能力部署,而且,由于国外厂商的技术封锁,对很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来说,都是一种梦想,所以当时的服务器应用范围是非常狭窄。

993~1996年 中国服务器产业萌芽
▲浪潮小型机服务器SMP2000

  基于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服务器产业这样的前沿意识,浪潮在1993年研发出了中国知名台服务器——基于10颗处理器的小型机服务器SMP2000,标志着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服务器产业。

  1996~2003年 从奔腾到至强

  1998年-2003年是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各大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开始陆续上马,并取得了高速的发展。由于缺乏经验积累,这一时期我国信息化基础架构建设多少存在某些“盲目”的误区,形成了许多信息化的孤岛,各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连互通问题开始突现出来。

  在服务器技术本身,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点是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经历了从奔腾时代向至强时代的转变,以IA架构为代表的X86服务器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全球IT产业分工体系快速形成。但服务器市场的话语权仍然牢牢掌握在国外品牌当中。1996年,为破解服务器被国外企业掌控这一格局,国家“863计划”设立专项——“国产服务器推广和应用”,选定了浪潮和曙光分别承担IA和RISC架构服务器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这一年,被称为中国“X86服务器元年”。

1996~2003年 从奔腾到至强
▲浪潮双路至强的NetLine728

  正是在1998年,浪潮发现IA服务器市场上只有成本较高的四路服务器,而在中国客户的应用中,四路服务器的处理器利用率不到50%,于是浪潮首家研制了基于双路至强的NetLine728,帮助用户节省了近40%的成本。NetLine728也进一步催生了双路至强服务器的细分领域,半年后国际大厂才涉足此市场,今天,双路服务器早已经是服务器市场的主流,出货量份额高达70%。

  与此同时,曙光、联想等服务器厂商也开始蓬勃发展,中国服务器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

  2003~2005年定位高端商用市场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积累,信息化开始步入务实阶段,部署的目标更加明确,部署模式更加高效。与此同时,各大行业进入数据大集中的时代,信息化建设正在从前几年的粗放型转向规范化和集约型。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浪潮开始渐渐明晰专注于高端商用领域的定位。

2006~2009年 抢占多路服务器制高点
▲浪潮“天梭”高端商用集群服务器

  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是浪潮“天梭”高端商用集群服务器,这是中国知名款高端商用服务器,解决了计算机体系结构、动态部署等多项世界级难题。并于2004年4月,一举超越IBM、惠普等国际服务器巨头,在国际权威的商业智能计算(TPC-H)测试中,创造了属于中国服务器产业的第一个世界纪录,由此拉开了国产服务器在高端服务器性能测试舞台上全面挑战国际厂商的序幕。此后,浪潮先后十余次在SPECjAppServer应用性能测试、SPECpower节能测试、TPC-E数据库性能测试等国际权威测试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产品的性能、可用性经过了国际标准的检验。

  2006~2009年 抢占多路制高点

  对于X86服务器来说,2005年是关键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x86服务器正式踏入多核计算时代。早期PC服务器的性能难以满足应用需求,但从2005年开始,多核服务器和集群相结合,使得X86服务器的性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用户也已经开始由过去的以技术为核心,过渡到以应用为核心,用户更加关心的是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最有效,更方便管理,同时成本更低。

2006~2009年 抢占多路服务器制高点
▲浪潮四路服务器NF560D2

  浪潮2008年推出的第一款自主研制的四路服务器NF560D2,是一款对浪潮,乃至对中国服务器产业,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端服务器。NF560D2采用四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M64T技术,应用FBD DDR2533/667内存技术,内存最大容量可至256GB(32×8GB),支持内存四路交叉存取、内存镜像、内存工作频率提升和运行串行化等多种内存管理技术,集成八通道SAS控制器,板载高性能RAID组件,硬件配置和性能在当时主流服务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NF560D2上市后的18个月时间里,累计销售超过10000台,成为继IBM x3850M2和HP DL580G5之后,第三款累计销量过万的四路服务器。今天,浪潮在四路服务器市场份额已经稳居前三,同国外厂商形成了胶着平衡的竞争状态。

  2009年,浪潮推出中国知名台自主八路服务器天梭TS850,实现了从基础架构、结构、原理及BIOS等全研发流程自主化,浪潮也成为第一个在大服务器领域具备了自主设计能力的中国服务器品牌。

2006~2009年 抢占多路服务器制高点
▲我国第一台自主八路服务器天梭TS850

  服务器产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分工,浪潮先后与英特尔、微软,甲骨文等产业领导厂商建立深层战略合作,通过技术共享、联合开发,不断整合最新技术,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到2007年,浪潮服务器在多处理器共享存储、计算机间进程通讯机制等核心领域取得专利超过150项。

  2009~2013年 突破关键业务应用

  2009年~2013年期间,全球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如Google、Facebook等新兴互联网公司。X86服务器日益成熟,性能不断提升,开始向关键业务应用领域发展。但另外一方面,随着信息化逐步深入,关键行业的核心业务需求仍然在不断提升,这部分应用对事务处理能力和可用性要求极高,绝大部分都跑在小型机和大型机上,这里是国际厂商的绝对优势领域。

  谈到大型机和小型机时,绕不开数字“8”,“8”是服务器产业的一个分水岭。在SMP架构中,8是处理器数量的极限,要支持8颗以上的处理器必须采用另外的架构——numa,这一架构不仅意味全新的技术路线,更大的技术难度、研发投入,也意味着未来有更广阔的全新市场、全新的产业模式。所以,长期以来,国内服务器产业一直在4路及以下服务器领域,对于8路一直展望,对于numa服务器几乎想都没有想过。

  2009年,浪潮研制成功中国知名台自主八路服务器天梭TS850,为浪潮进入32路、64路主机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迈过8路门槛,浪潮正式迈向国产服务器企业从未涉足的主机领域,这是IOH(IBM、HP和Oracle)的腹地,是IOH利润最高的市场,是产业链体系最封闭的领域,更是服务器产业的核心。

  此时外界的质疑声大于支持声。

2009~2013年 突破关键业务应用
▲中国知名台关键应用主机天梭 K1

  2013年1月,中国知名台关键应用主机天梭 K1系统正式上市,该产品的上市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三个掌握最新关键应用主机技术的国家之一,这也成为中国企业进入主机领域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

  这款产品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国产小型机,基于自主设计的经典CC-NUMA架构,支持32颗处理器和64路扩展,并完成64路原型系统的开发。最大可扩展256个计算核心,256个内存插槽达到4TB全局共享内存,系统峰值浮点计算能力达到2560GFLOPS,内存总带宽1177.6GB/s,系统互连总带宽1088GB/s,系统I/O总带宽675GB/s。以超高的事务处理表现和可用性面向关键应用,全面承载我国核心行业关键业务信息化基础架构计算平台。

  如果说天梭K1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服务器研发能力的飞跃,天梭K1的产业化应用则对我国自主研发产业链起到了整体的推进作用。2014年1月,浪潮在京正式启动“K迁工程”,全面推动天梭K1规模化替代IOH(IBM、Oracle和HP)小型机的进程,同时,联合国产IT厂商组建“国产生态联盟”,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态势。

2009~2013年 突破关键业务应用
▲浪潮K迁工程帮助用户迁移到天梭K1

  浪潮还为天梭K1专门开发了操作系统K-UX,这是我国第一款通过UNIX 03认证的操作系统,,这使得客户用天梭K1替代进口小型机时,对平台软件和业务系统进行移植改写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如今,天梭K1已经打开了金融、公安、财税、电力、石油等十几个行业,天梭K1就已经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大连银行、洛阳银行、农业部、交通部、北京财政局、西藏社保、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胜利油田等承载关键应用。

  2014年~  重构市场格局

  2014年是服务器市场的关键转折年。从IT基础架构发展趋势上看,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兴起使得分布式架构逐步替代传统集中式IT基础架构成为可能,阿里巴巴发起的“去IOE”运动不仅在互联网领域起到了广泛的示范效应,对企业IT基础架构也影响深远。同时,这些互联网公司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运营压力下,希望对数据中心拥有更深入的控制权,对服务器的成本、能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考量,甚至对供应商提出了各种架构设计的需求。与此同时,斯诺登爆出的“棱镜门”事件影响深远,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提示了我国发展自主可控的IT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14年~  重构市场格局
▲浪潮互联网市场整机柜服务器Smartrack

  实际上,互联网在整个IT技术创新领域都担当着核心地位,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规模”在给中国互联网企业强大的业务挑战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互联网企业有能力与Facebook、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推进互联网云计算给传统IT基础架构带来的巨大变革。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服务器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中国规模”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然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数据中有所体现,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230万台,同比增幅仅为1.4%。中国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出货量42.7万台,同比增长29%,成为全球服务器市场增长的最大动力,其中,本土服务器厂商贡献了中国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增量,仅就浪潮一家,就占据了中国互联网市场40%以上的市场份额。

  “去IOE”在互联网数据中心领域为本土服务器供应商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由“棱镜门”引发的国家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则在政府、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启动了一轮基础架构国产化的热潮。浪潮等中国国产服务器厂商已然在产品技术上拥有深厚积淀,并在部分领域(尤其是互联网市场)拥有突出的运营优势和服务优势。Gartner服务器市场数据树立了中国服务器发展的里程碑,标志中国服务器已经从战略相持走向战略进攻,未来将重构服务市场格局。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