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 2013年9月24日-27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工作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由曙光公司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协办的第二届曙光超算技术大会(SSC13)在北京拉开帷幕。会上,我们采访到了曙光高性能产品总监戴荣博士,请他谈谈对于本次大会的一些感想。
戴荣博士谈到——曙光公司从业务上讲,涉及到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存储等领域,但高性能计算始终是曙光的业务重点。从SSC大会来说,今年已经进行到了第二届,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办下去,将SSC大会办成行业的盛会。目前,中国已经多次拿到了TOP500排名的第一名,说明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研发方面已经达到了领先水平,而曙光也连续4年获得了HPC China TOP100榜单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当然曙光首先是提供硬件设备,提供高性能计算机给用户,但同时我们也将立足于应用,让用户将设备应用得更好。为此,我们将本届大会的主题定义为“深植应用”,同时我们也与合作伙伴一起,将业界最新的技术进行探讨和交流。从日程安排来说,我们既有报告又有培训,将两者结合,立足于基础和人才储备,这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过程,而需要长期的投入,曙光也将长期的将SSC大会做下去。
从曙光人才培养的计划来看,目前落实在日常的活动中则是合作实验室、用户培训和联合研发。未来,我们在计划中将拓展高性能计算的整体市场,立足于人员的培训,实现应用的深化。谈到上一届的人才培养跟踪过程时,戴博士认为从两届大会的参会人员来看,有许多公司或个人都连续参加了两次大会,说明大会的培训对于他们的确是有效的。当然短短几天的培训只是一个入门的作用,而在日后的工作中将会持续指导用户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管理和优化,深入发掘日常应用的问题。
就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未来谈到的百亿亿次等更高的计算目标时,戴博士认为制约硬件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功耗,这就需要异构计算的普及率;另一方面则需要提升单位计算节点的密度。从曙光的现状来说,一直立足于发展国产自主知识产品的超级计算机,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看到应用国产处理器的产品。当然谈到硬件发展,我们也不能忽视应用和软件方面的开发,这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