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承担优异气象基础信息、计算机、骨干网络和通信资源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及服务,与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之前小编就有幸采访到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正研级副总工程师沈文海先生,与沈先生一同探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广大网友一同分享。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亲历者
沈文海先生1982年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成为国家气象局的一员,先后就职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以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与气象和信息化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事了近30年的气象信息化工作,沈文海可谓是我国气象信息化的亲历者。他把气象基本上分为三大部分,沈文海表示:“一个是气象探测;第二个是气象预报,探测基本上是产生数据一个主要的部门,那么现在我们先从数据量来看,探测基本上分这么几大块,一个是常规的地面高空探测,第二个是雷达;第三个是气象卫星,我们先说常规的地面气象探测,就说地面气象站,我刚到气象局的时候,当时全国地面气象站大概是2千八九百个,每个县一个,它的数目和县是基本吻合的,每个县级都有一个气象站。”
沈先生还表示:“从信息化的进程来看,影响天气预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信息的采集,信息采集包括两部分,第一个是采集设备,就是说气象探测设备,第二个就是信息的传输,如果信息你采集到了,但是传输不过来,那也是白搭,所以说为什么我们最开始我刚才说地面气象观测,一个小时采集一次,就是因为当时全国的通讯手段相对落后,一个小时采集一次,那个数据能不能够及时传上来都还是很成问题的,所以当时为了及时传上来的话,想了很多办法。”
此前,气象观测资料需要3到6个小时传输一次,系统建立后实现了实时的接收分发,也让全国的气象行业实现了气象资料的实时共享。在沈文海看来,这是气象行业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建设的开端,投资也非常巨大,除了国家投资2亿元外,地方政府也给予了配套资金支持。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与业务相结合
在采访时,沈文海反复强调“IT要与气象业务相结合”.“有人总结说,气象信息中心的文化就是一种IT精英文化,认为IT这个领域我说了算,我比业务部门的同事更牛,甚至有些自我陶醉的苗头。他们没有看到的是,那些接触气象预测等一线业务工作的IT人员有更广阔的空间。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IT精英们早晚会被时代所淘汰。”沈文海说。
据沈老师介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立于2001年,由中国气象局下属业务单位中多个与计算机相关的处室合并而成(如气象中心下的资料室、通讯台、计算机室,以及气候中心下的资料室与计算机室等),并为这几个业务单位提供专业化的IT服务。2005年,中心升格为司局级,首要职责是向中国气象局的一级业务单位提供专业信息技术服务。不过,大部分气象专业业务单位的IT部门并没有被真正取消,而是以更改名称或解散重组等形式继续保留下来,负责本单位的IT服务工作。
目前,气象信息中心也在考虑,当气象信息化基础性建设告一段落之后,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特点就是信息技术与气象知识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信息中心必须主动去挖掘,看哪些领域有潜在的需求。毕竟,各个业务单位一般提出的需求都是计算机、磁盘等硬件的购买需求,主动提出的业务需求还比较少。
气象行业现代化包括信息采集和收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共享服务等几个层面的内容。随着BQS系统、9210工程等的建设,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共享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是信息的存储,却是实现得最晚的。
沈文海介绍说,至今为止,并不是每个省局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级信息存储管理系统,而是散布在各业务部门系统中。2004年,优异气象资料存储系统建成,但功能和性能还需完备,无法直接支持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还需再建自己的存储系统,并未实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