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服务器虚拟技术现实全景

  虚拟并非功能较多

  或许上面的内容会给读者一个错觉,即虚拟技术是如此优异,如果自己的企业还没有使用,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出于劣势,实际上,仍有许多用户还不需要用到虚拟技术。

  国家气象中心是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和IBM p系列的老用户,尤其是2004年采购的IBM eServer p655集群,以3200颗1.7GHz的Power4+处理器实现了10.31TeraFlops/s的Linpack性能,牢牢占据着系统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头把交椅,如此高性能的系统,气象中心是如何看待分区或者虚拟机技术呢?

  答案出乎笔者先前的预料,据国家气象中心计算机室主任田浩的介绍,他们并没有采用任何分区和虚拟技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气象行业应用软件的特殊性上。田浩解释说,气象预报主要采用的短期和中期预报,大都采用将预测区域划分为近似正方的栅格(边长越小预报越精确),然后用各种计算模型(如MM5或GRAPES等)进行运算。虽然气象中心集群的性能是国内目前最强大的,系统的满载率也接近60%(7×24×365),但如果是24小时的短期预报,目前一般在3~4小时内得出结果;而中期预报(10天,30公里)则大概需要5~6小时,这一速度虽然比以前快很多,但还算不上完美——也就是说,目前的整个系统跑生产系统没问题,但富余的资源并不多。田浩笑说,像气象中心这样对计算资源需求永无止境的行业,恐怕是很难体验到虚拟技术的好处的。不过,田浩同时认为,如果气象中心在业务系统的并行算法上能够取得突破,气象中心未来采用虚拟技术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除了气象预报和石油物探这样对计算资源需求永无止境的高端领域,低端应用当然也不需要用到虚拟技术,倒不是没这样的需求,而是因为通常前端应用的硬件平台性能还不够好,即使是一个勇于尝试的IT主管,也不会轻易在一台单路至强服务器上用VMware GSX Server虚拟出若干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把公司的邮件、Web和文件服务整合到一台机器上。

  编看编想

  如何让“虚拟”成为现实?

  做完此次专题的所有采访,最大的感受是,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差距——原以为在媒体上宣传了多年的服务器整合概念以及各种分区技术,会有很多行业应用——但实际上,除了金融业、制造业、政府部门和部分科研领域的用户,许多用户对服务器整合、虚拟技术并不十分清晰。简而言之,文中提到的四个案例可说是代表了四种典型用户。

  最积极的是银行类用户,因为银行是中国最早使用大型主机和小型机的行业,在如何充分挖掘机器潜能上心得当然最多,对于虚拟技术的期待程度和应用评价也最高,特点在于对成本敏感度低,对虚拟技术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关注度高。其次是政府部门类用户,如东软社保案例中的用户,对虚拟技术的应用虽然不如银行用户那样熟稔,但通过双方技术人员的努力,仍能以最低的TCO获得最多的计算性能(预装的16颗处理器成本很低),他们的特点是对预算较敏感,对系统效率提高感兴趣。第三种是类似物理所这样的用户,由于运行的程序有相当部分是开源代码,所以必须使用虚拟技术来提高系统使用效率,但这类用户对预算敏感度高,对虚拟技术本身倒并不是特别了解。最后就是国家气象中心这样的用户,虽然对虚拟技术有一定了解,也有相当兴趣,但由于行业应用的要求,短时间内无法采用虚拟技术。

  可见,与北美和欧洲相对广泛的虚拟技术应用状况和国内的现实也再次证明了我们在IT应用水平上还存在差距。如何提升水平?还是借用人行清算总中心开发部副总经理贝劲松的话——最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新用户不了解虚拟技术的好处和潜在风险,那么不妨在类似生产系统的小平台上进行测试,既降低了尝试新技术的风险,又能得到生产系统的近似负载数据,可谓一举两得。

  而没有类似平台的用户怎么办?笔者不建议专门为此购买新的硬件系统,这类用户完全可以与厂商联系,到相关的解决方案中心去体验一下。因为IBM、HP、Sun等厂商在北京、上海等地设有用户体验中心,相关的解决方案也有一些,运气好的话可以找到同行业的方案,然后再去实地考察一番,这样得出的结论也是相当可靠的。

  总之,在笔者看来,虚拟技术能否在各行业的关键系统中使用并不存在太多变数,笔者更关心的是,虚拟技术与Grid结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