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IBM架构新趋势 大型机适合构建私有云

      【IT168 评论】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发展,云计算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云计算是不是浮云”这个问题已经很少有人去讨论了,人们对云计算也正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不是跟风去炒作一个概念,争辩云计算的定义,而更多地关注于如何将云计算落地。

  正如我们所看见的,云计算逐渐从神坛上降下来,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如何服务于企业。云计算渐渐为人们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场景:云计算可以让用户按照使用来付费,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前期投资;系统升级或新业务上线更加从容,不必再等待漫长的审批流程;剥离了具体的硬件平台,不仅系统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更加节能高效;系统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大大降低,更能够充分释放系统的能量,使得系统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梦想的诱惑,让企业不由自主地朝着云计算走来。

  按照服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云计算区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究竟哪一种云,更加容易实现落地呢?很多业界专家都提出:公有云在安全性、带宽、标准等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所以私有云被认为是最先落地的云计算。

  而厂商方面同样非常看重对私有云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如2010年5月的EMC World大会上,大会主题就是迈向私有云;微软也在最近推出了专门私有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Cisco、EMC、VMware则联合推出了第二代Vblock产品;甲骨文的云战略中着重强调私有云的重要;VMware、Novell、CA、DataDirect等厂商也纷纷表示私有云的重要性。而IBM作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则以“蓝云”战略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对于公有云来说,私有云在企业的防火墙内,专为某企业提供运营服务,因此在安全性、法规遵从以及服务质量方面更加具有保障,也更加容易集成现有应用,降低运营成本。

  私有云架设要考虑的因素

  那么,企业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私有云呢?私有云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一个能够承载它运行的“基石”,而我们认为企业数据中心就是支撑私有云运行的的“基石”.当然,企业数据中心要达到私有云的条件,还面临着一系列考验: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其内部设备及应用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可管理性等等。

  而支持私有云运行的环境,如今企业的数据中心能否达到这些要求呢?我们知道目前各大厂商所提供的架构大多固步自封,彼此是针锋相对而非开放融合,从而使企业的软硬件选择空间非常有限,一旦做出选择也就意味着必被绑定,而谁如果要在机房或数据中心内部署了异构的系统,那么兼容、互操作、管理、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难题就会蜂涌而至。

  那么,用户在私有云驾驶之路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因素呢?哪些错误是用户必须避免的呢?

  一、标准化。对于一个私有云来说,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长期封闭的环境。企业未来必然会走向私有云与公有云混合的趋势。因此,标准化的工作是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说在服务器整合方面,虽然Unix服务器相对比较符合私有云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但是它却给用户带来了封闭性。特别是未来当企业逐渐走向混合云的阶段,流程、应用程序、业务接口上必然会需要作出改变。

  二、自动化。私有云计算环境并不能像公有云那样,任何人员可以随意部署自己的虚拟机和应用,如果私有云这样,那必然会给企业造成混乱。因此,一个自动化的流程就显得尤为难得。比如说,企业某个用户需要经过申请获得想得到的资源,私有云如何快速、自动的实现这些过程等等。而实现自动化的前提其实还是需要高效率和一致性的标准化程序。自动化也是判断私有云架设成功的关键之一,没有好的自动化流程,私有云将毫无效率可言。

  三、高度虚拟化、高度资源共享。私有云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实现高度的虚拟化、高度的资源共享。虚拟化不仅仅体现在服务器虚拟化上、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同样需要。只有高度虚拟化才能够带来高度的资源共享。

  四、可弹性空间大、可扩展性强。云计算其实是帮助用户实现即需即用、灵活高效的使用IT资源。这对于云计算平台来说,就必须具备非常大的弹性空间和好的可扩展性。

  除此之外,安全性、可管理性方面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在一个高度资源共享的环境里,如何保证安全性和可管理性,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用户在私有云架设之路可谓并不平坦,标准化、自动化、虚拟化、弹性化、安全性、可管理性等等是未来私有云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没有一个标准化、开放化、虚拟化、弹性化的架构环境,那么即使现在能够满足业务的需求,但随着公有云革命的继续推进,企业走向混合云的时候,到时候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大型机适合私有云

  相信很多人在此时会毫不犹豫的想到标准化的x86架构平台:标准化、成本低、开放性等等,这些确实是它的优点,但是私有云的架设不仅仅需要这些,虚拟化、自动化、扩展性、安全性等等同样不可或缺,环顾如今的三大平台:大型机、小型机、x86平台,可以说各有千秋,x86平台标准化、开放性毋庸置疑,而且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稳定性、计算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小型机间于x86和大型机之间,各方面性能也处于中间位置;而对于大型机,由于常常出现在大型企业和大型数据中心中,长久以来让很多中小型企业觉得IBM大型机高不可攀、封闭、贵等等。如果你现在还停留在这些印象上,就真的有点与时代脱节了。

  2010年7月,IBM大型机迎来了重要的设计变化,推出了新一代企业级大型机zEnterprise,zEnterprise在总体设计上继续延续了IBM大型机的传统,并针对当前企业IT架构与新的应用理念,在提供最高可靠性与可用性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的设计,从此将大型机强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入到数据中心的更多系统中。

大型机适合私有云
▲IBM新一代企业级大型机zEnterprise

  除此,大型机正在打破原有的封闭架构。zEnterprise允许大型机、POWER7和System x 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共享资源,并作为一个单一的、虚拟的系统进行管理。此外,zEnterprise能够支持z/OS、Linux、IBM AIX、x86 Linux等平台,并将在不久后,实现对Windows系统的支持。

  当今的企业数据中心中,Linux、Unix以及Windows的混合平台并不少见,因此实现对异构环境的跨平台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可以说zEnterprise的开放姿态很好地迎合了如今企业数据中心整合的大趋势,同时为IBM大型机走向更多的行业和中小企业拓宽了道路,为私有云的架设奠定了基调。

  除了开放性外,很多其它方面也在不断地升级中,并且令x86平台望尘莫及。首先,在安全性方面,我们经常听到x86平台、Windows平台被攻击的消息,但是很少听过大型机受到攻击,究其原因,大型机是用上世纪60年代的COBOL语言编写,相比现在遍地的JAVA、.NET工程师,掌握COBOL语言的工程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所以在安全性方面,大型机占有者绝对的优势。

  另外,我们知道虚拟化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提高利用率,而在这方面,大型机同样以其强劲性能压倒当前最大型的虚拟化分布式系统集群。例如,IBM最新发布的z196系统微处理器主频高达5.2GHz,而当今普通处理器主频一般在2.0至3.4GHz之间。单z/VM 6.1版本每CPU可满足60台以上虚拟机使用;一台满配置zEnterprise机柜包含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六个拥有四级缓存的四核处理器,并支持最高达786GB的内存;整套系统可以管理3TB以上内存并支持数千以上并发负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或接近)100%利用率。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