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2011年11月10日,英特尔在北京融科资讯中心召开了英特尔办公室英特尔架构云计算媒体沟通会。现场邀请到了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云计算基础架构事业部总经理柯仁杰先生、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先生作为演讲嘉宾。本次沟通会的主题是围绕云计算,主旨在于展示英特尔在推动开放的云计算在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不管是从行业还是从生态系统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
柯仁杰:中国云计算业务双倍成长,英特尔开放数据中心联盟成员破300
最近几年,中国云计算业务一直在呈两倍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2015年,互联网人群数量将会达到25亿,接入互联网设备将会达到150亿,相比2014年会有6.7倍的增长,互联网会达到一千个Ex Byte的流量增长。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云计算基础架构事业部总经理柯仁杰先生
从云计算的愿景来说,客户对于未来云计算的期望有三点最重要:第一点是互通,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开放的数据中心云架构之后,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可以自由切换。第二点是自动化,未来一个云中可以管上千台机器。第三点是客户端自适应,能够根据不同设备能力来交付非常好的的云计算体验。
如何从我们的愿景落实到真实的我们能够做的,英特尔的策略很简单,英特尔不会交付最终产品,英特尔会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帮助云计算产业往前迈进。我们有三个策略:第一是听取客户的声音,了解客户未来对云计算的真实需求。第二是用我们自己的产品在了解客户的基础上,交付最适合他的产品以及调优的产品。第三是我们会和合作伙伴一起让云计算的交付变得更加简单,简单说就是建立更多的更加简单易于实施的云计算的实施模板。
实际上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需求,市场需求最终用户的联盟来代表最终用户的声音,提出他们对于云计算未来的需求,英特尔帮助建立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去年刚刚建立的时候只有75个联盟成员,现在有超过300个联盟成员,它在全球代表着1000亿美元的IT投入,英特尔在里面的角色是帮助客户投票或者决定,让他们自己决定未来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真正关心的领域是:安全自动化、策略管理、服务透明化。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客户认为开放数据联盟对他们非常重要,中国联通、中国人寿成立了数据联盟的工作组,同时百度、阿里也都在这个工作组里面。
大家看到不光是英特尔在跟最终用户一起来建立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在整个云计算产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云计算产业的合作伙伴,英特尔可以扮演一个唯一的角色,只有英特尔可以做,我们不光了解客户的需求还可以和合作伙伴一起响应客户的需求。这个图是今天在整个加入开放数据中心联盟里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这个角色出现的厂商,这些人代表着90%虚拟化的份额甚至代表三分之二服务器的供应商,我们和业界开放组织有非常紧密的合作,有的是高效的硬件,像Facebook,有的是在管理,在DMTF,有的是在高能效,是在GREEN GRID,我们和这些组织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和联盟。
这是300家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客户做的一个调查,表明了他们现在在云计算中最大的挑战,比如他们要制定一个策略,如何把现有的应用移到云当中,包括如何在多租户环境下的安全环境,开放数据中心联盟最重要的好处就是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自己的实践,以及分享对于未来的需求。
在云计算中有多种不同的应用特征。英特尔一直致力于针对不同的应用特征提供最适合的产品以及优化高效的产品,对于主流的应用负载来说大家比较熟悉的普通的两路服务器就可以了,对于高并行的负载来说现在很多需求来自高性能计算、视频处理,这部分就是英特尔的MIC多核架构。再就是部分英特尔的低功耗的至强,以及未来要采用的ATOM。
所以从高能效的角度来说不光要有高能效的设备,节点管理器在中国已经部署了几千台的服务器,无论是电信也好、百度也好,他们通过采用节点管理器技术增加了机架密度,节省了能耗,中国的客户对比国外走得更快。
客户端自适应这部分,我们现在刚刚开始,想法非常简单,就是让设备的能力无论是屏幕大小、它的位置、它的大小,把设备的能力暴露给云,让云完全明白设备的能力,同时交付最适合的体验给设备。在平衡计算部分,如果你能够完全了解你用的这台终端设备台式机的能力,你可以决定哪些计算可以在设备上完成,哪些计算可以在云当中完成,英特尔有一个Web API帮助客户完全了解终端的能力,然后来设计相应的服务。
大家知道我们联想是领先的PC厂商,联想在云计算这边也交付了安全的可访问云计算的终端,在你访问云的时候除了登陆注册外,有另外一层保护来确认你是真实的用户来登陆访问注册云计算里面。同时它也具备客户端自适应的功能,可以来识别客户端的能力,来交付最适合的体验。虽然说现在连在互联网主要是PC包括笔记本,在未来互联网一定是150亿的设备,这些设备远超出我们的范畴,同时这些设备会对云计算提出更大的需求。
刚才讲了三个策略:了解客户、提供非常好的产品、提供最易于实施部署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这就是第三部分英特尔云构建计划,我们在全球有超过50个成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的部署架构的参考架构,世界各地的所有客户都可以复制这样一个模板,可以快速的部署云计算。
凌琦:谈到云计算的应用,大家可以看一下云计算在中国目前涉及到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数据,和英特尔一起合作的市场研究公司,有一些是为英特尔特别做的,有一些是在中国所做的和英特尔公开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从2010年一季度和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的规模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增长到72%,这个增长非常快,这个成长本身推动了互联网基础架构和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大规模投资。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在这几年当中成长是非常快的。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先生
谈到业务,云计算的策略是什么?我认为只有两个词,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中国,互联网在这里非常好的体现。在网络经济大规模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是和网络应用推动相关的,主要的应用推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这两部分成长的非常快,另外还有相关的应用服务,包括网络游戏和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比如说图形广告,大家看到很多图形广告在街上,这些东西会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这是由应用推动的。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投资,这都是应用推动的。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我讲到的是互联网服务行业的东西,如果退一步看更大的图景,在中国今天的网络应用服务实际上云计算服务,从互联网应用领域里面是走的最快的。但是整个应用和发展不仅仅限于互联网,在媒体服务、传统的电视、广播等等都开始走向云计算架构当中,使它的应用和服务更加有效,更加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覆盖更多客户。
最近十七届六中全会谈到文化(大发展),将来中国要成为文化大国,以前的文化很多程度都是地区性的,今后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要更多的延伸出去,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相关的云计算以及云计算服务是必不可少的,相信由此推动的应用需求在今后几年会有更多的发展。除了媒体外,很多政府针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认识到基础架构的投入很重要,对于今天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所需要的公众服务,政府公开服务也推动了区域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如果大家非常关心最近的动态可以听到发改委已经批准了大概五个主要的云计算中心试点单位,以及各个地方地方政府所推动的云计算中心的建设。
除了政府的公共云的服务之外,我们看到企业和电信云的发展,所有这些东西会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在互联 网部分只是一个例子。所有这些应用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应用的发展,使很多技术有了采纳的机会,这里只是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包括SSD技术、能耗控制能耗管理技术,包括下一代的网络连接技术,所有这些技术在不同阶段针对它的应用在不停地往前推进。很多技术最早开始通过一些验证、一些模式的验证通过一些应用的开发,使这些技术能够看到它在云计算架构当中的价值,这个价值最后变成了模式的确立,一些领先企业开始采购,我们看到节点管理器在中国的领先企业当中已经大规模的开始采用。刚才柯仁杰先生提到75%的TCO都是由能耗和服务器本身的采购造成的。大家看到现在服务器的定制,是大型数据衷心的服务器更加有效,包括支流供电、新型的Rack架构,包括绿色信息技术、节点管理器能耗控制,今天已经开始进入主流阶段。
有一些技术已经变成了标准技术,已经进入了大规模成长阶段,比如说SSD,固态硬盘有非常大的好处,除了能耗外,它的性能也大幅度的提升,今天大规模的采纳使价格也在逐渐下降。这里只是提供了三个相关技术的采纳过程和周期,这些技术今天在这些厂商里面都已经可以看到规模化的采纳或者说在进入到这个模式的确立或者进入到模式应用开发阶段。我们相信有很多的技术继续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往前进行。
我刚才谈到在中国我们看到的云计算,可能大家非常关心云计算到底是从哪些行业先进行,哪些应用领域会有更多的机会。这张图给大家一些基本的观察角度,相信在互联网服务领域,由于这些应用领域当中的发展,包括社交网络、搜索、在线视频以及游戏,这些应用推动的在互联网领域中云计算会先被大规模采纳的可能性。余次相关的领域,比如说网络媒体包括CNTV、CCTV以及三网融合牌照的开发,下一步这是很大的机会。至于企业方面和公众云方面,可能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可以谈,除了这些领域当中的开发之外,我们看到了一批在国内提供基础架构服务的服务商开始涌现出来,他们或者是提供SaaS服务或者提供基础架构的服务或者是平台架构的服务,这些领域我们相信将是引领整个中国互联网和云计算服务当中的领先厂商和引领趋势。
记者:去年10月底英特尔发布了2015年去愿景,从去年发布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有没有成绩的回顾?刚才介绍了一些数字,还有哪些进步?
柯仁杰:一年当中,第一个是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去年发布的时候还没有建立,现在已经有300多家成员,最重要的里程碑是已经发布了第一版本的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应用模型的蓝图,第二,在中国今天我们认为非常好的无论是节点管理器还是SSD,已经大量的被客户接受。第三,我们很快会发布SANDY BRIDGE,很重要的技术发布都是去年一年之中完成的。
记者:云计算的应用负载我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样,本来是大家要一块儿用,英特尔是有至强或者ATOM,如果作为一个公共云的时候怎么考虑不同的处理器对于云的应用比例,怎么考虑投资回报?还是以通用处理器为主,随着应用的增加再考虑专用特定的处理器比如说ATOM?
柯仁杰: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不管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首先一种架构适应不同的所有应用程序是做不到的,我的建议首先是多种架构混合的场景,不管是硬件部分还是软件部分,在云计算的运营层里面最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应用负载对于云计算的需求,然后智能的分配到不同架构上,让最适合的架构来运算最应该由它运行的应用,这个层面和软件厂商和客户要一起来做。
记者:请问凌琦先生,过去一年到现在ODCA在国内典型帮助客户的案例,解决方案有没有?
凌琦:谢谢你的问题,ODCA从去年开始之后在中国本地也构成了一个针对于中国内地的厂商的工作组,刚才柯仁杰先生也谈到了中国人寿、中国联通担负起了ODCA组织和联络工作,他们所产生对于最终云计算架构和应用服务架构当中的需求,本身给中国本地厂商以及在中国工作的这些国际厂商提供了对中国互联网云计算架构的需求。在本地当然有一些不同的需求,包括互联网运营商的要求、数据中心对于能耗管理的要求,以及在中国本地能够选择的数据中心的地点以及所使用的产品都有一些相对的特点。在这些数据实际上已经提供给了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包括刚才提到的一些计算机厂商,今天本地厂商包括华为、浪潮等等,这些厂商目前在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当中已经变得非常活跃,英特尔本身和它们之间在数据中心所使用的服务器定制、优化方面有多个项目在进行合作,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看到有很多产品已经发布在市场上。
刚才谈到差不多有50个互联网云计算的应用场景被归纳和总结出来,大约里面有20%-25%之间互联网云计算的应用场景是由中国本地厂商根据中国本地的运营环境所总结出来的,20%-25%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因为还有很多是在全球都能够使用的,其中一部分是针对于中国特殊的应用场景所产生的应用模式,这些东西到目前为止已经变成了国内其他的云计算运营厂商可以使用、可以采纳的应用模式。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云构建计划,大概有十几个本地厂商已经参与了这个项目,将来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互联网服务行业外,这些厂商也会服务于媒体、政府的公共云计算网络建设当中去。
记者:在全球看到了很多超低PUE数据中心的消息,甚至用到了自然风冷却的技术,很多都应用互联网行业,他们采用了独特的技术,这样一些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有多大?
柯仁杰:从PUE角度很多种技术都在参与,英特尔有一块就是HTA部分,我们帮助数据中心提高能力的同时仍然维持现有的稳定性。
凌琦: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补充几点和中国本地环境相关的,PUE一个数据基本可以给你一个大面上的估计这个数据中心的能效是怎么样,但是光是这样一个数据有时候并不能完全代表数据中心本身的效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要从几个层面看,不光是一个COOLING的问题,还有供电系统的设计,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越来越多采用支流供电方式,意味着很多服务器要通过定制化的方式从RACK在架构上直流供电,而不是交流变直流再变交流的方式其中浪费了很多能耗。除了PUE的散热问题,数据中心的地点选择,这可能和各个地方不同,中国目前很多数据中心是在大城市或者是大城市附近的地方,电力实际是远程供电的,今后是不是会在比较凉的地方供电比如说东北或者北方地区,或者说有一些自然资源的地方比如说水力发电的地方,就可以大量的降低能耗成本,这些方式实际上是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整个PUE或者PUE代表的相关能耗问题的解决方案。
刚才提到节点管理器的技术也是大幅度降低PUE和数据中心在计算层面上解决方法的一个技术。
记者:请问柯仁杰先生,能不能透露一下你的行程安排?从您来看国内外云计算的建设方面建设的差别在哪儿?请问凌琦先生,中国区英特尔云计算业务的增长情况,能不能透露一个数据。现在国内有一种声音,国内在云计算行业偏重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建议。
柯仁杰:我的行程安排取决于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确实增长非常快,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和中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有非常好的合作,他们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我此行很大的目的也是希望听他们对我们未来的技术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大部分还是相同的,不同点是中国比美国发展的更快,另外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国外很多云计算供应商、数据中心供应商也好和国内都有良好的合作,两边都在互相探讨、互相借鉴自己的优势,这也是ODCA能够帮助的地方,就看全球谁能够作出更多的努力。
凌琦:讲到中国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业务的成长,刚才谈到几乎是成倍的增长,确实是这样的情况,以刚才我拿来做例子的包括服务器、节点管理器技术的采纳、SSD技术的采纳,服务器本身的量是成倍增长的,尤其是互联网服务行业当中,今天已经成为全中国服务器实施安装的最大市场了,其他的一些技术实际上成长的比这个更快,三倍到五倍的成长速度,原因是有一些技术并不是系统集的技术,而是组件的技术,已安装的服务器和设备当中有一些替换性的产品再添加上,比如SSD在老的服务器传统硬盘换成现在的固态硬盘,所以它的成长会比服务器更快。下一代的万兆网技术很快会成长起来,这和应用相关,一旦大规模的媒体服务开始在市场上替代更多的像电视或者传统电视,像网络方面的技术会成长的更快。
记者:请问客户端自适应是不是英特尔战略中对英特尔来讲比较困难的实现,什么时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柯仁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简单来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不希望开发者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开发不同的服务、交付不同的服务,这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未来两年第一个里程碑是像联想这样有真正产品的,希望至少是四倍的增长。第二也可以作为一个里程碑看待的,毕竟在今天很多是在PC领域,如果超出PC,未来互联网的机会融合进来。
凌琦:刚才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问题,对于中国最终用户来说服务体验才是最终对客户有意义的东西,这方面你刚才提到的问题是从云怎么适应客户端自适应的角度看。市场上有两种不同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面是通过建设更好的客户端自适应云来适应终端设备的需求,另外是厂商有这个服务,有特别设计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自己阿里手机,亚马逊的Kindle,这是为它的服务所特殊设计的,也能够提供最好的体验,这两种方式到底是用特殊设计的设备提供最好的体验还是云对每个设备提供最好的服务,将来会随着市场的变化更清楚一点。今天看到的情况是,最后由于大家希望在不同的屏幕上都有相同的体验,最后通过特殊的设备设计厂商,最后把它的设备不光是一个Kindle,同时在电视上能够做、在笔记本上能够做,但是在什么点上达到共同融合阶段现在不知道,英特尔来说更多是在基础架构上提供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