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我国高端容错计算机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IT168 特稿】今天,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化正在深入进入并影响着未来的信息化进程,高端容错计算机作为银行交易、电信管理、电子政务等国民经济中关键系统的核心平台,已成为经济与社会运行的坚强基石。为探求中国高端容错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探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由科技部863计划“高端容错计算机”重大项目总体技术专家组主办的“高端容错计算机发展战略论坛”将于2010年4月16日在北京举办。详情请参见

  本次论坛是国内高端容错领域的优异学术会议。来自Intel、IBM、HP等业界知名厂商技术领袖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等优异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家,以及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联通等高端行业CIO们将齐聚一堂,就高端容错计算机的应用需求、技术趋势和产业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

  IT168服务器频道将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为了帮助大家对我国高端容错计算机发展的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本文对高端容错计算机的概念、特征、应用、市场竞争以及国产化的意义和对策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打造国产高端服务器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议。

  什么是高端容错计算机

  高端容错计算机,俗称“大服务器”,是指具有强大信息处理能力和高可靠性的大型服务器系统。它通常含有8颗-64颗处理器,能够承担大规模的计算任务,同时可靠性高达99.999%。

  高信息处理能力和高可靠性是这类服务器产品的两大最关键特征,举例来说:

  1)高信息处理能力:在电信行业,根据某省级移动公司内部数据统计,当用户数量为2300万时,按照每人每天14条计费记录计算,电信系统每天的交易量超3亿笔,约是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日平均业务量的3倍。测算的每天总交易量要求高端服务器系统的处理能力在3200000 TPmC以上(每秒事务处理数);

  2)高可靠性:某国有大型银行的业务系统要求高端服务器系统的可用度达到99.999%。根据该银行的统计数据,近五年来,承载其核心业务的高端服务器系统只出现过1次故障,并且在1小时内得到了快速恢复。

  可见,高端容错计算机是核心关键应用的中枢系统。在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关键应用领域,承载核心业务的高端容错计算机通常扮演着后台信息中枢的角色,它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

  高端关键应用,如银行的储蓄业务系统、汇兑结算系统和信用卡交易结算系统,证券的交易系统和报价系统,电信领域的通讯网网管系统,能源领域里的电力调度系统,民航领域的空管系统和机场出港系统等,通常系统处理任务繁重,且需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这类系统如果发生故障,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风险。据Qualix Group统计数据表明,1分钟的宕机平均会使运输业损失15万美元,银行业损失27万美元,通信业损失35万美元,制造业损失42万美元,而证券业损失高达45万美元。

  如2006年10月,由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信”)离港系统主机出现技术故障,导致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多个机场离港系统瘫痪,严重影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大型机场的航班进出港,造成大量旅客滞留和上千万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秩序。

  另外,高端容错计算机也是云计算时代的理想“硬核”。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模式的应用落地,应用和数据大规模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数据量和处理量指数级膨胀,对数据库处理提出更高要求,高端容错计算机成为最优的硬件平台选择。

  我们知道,云计算的实质是“由软件、应用平台、硬件基础设施联合组成的IT资源池,向用户提供付费的资源服务”。在这一模式中,越来越多由个人终端、小型数据中心承载的应用和数据将加速向“云”集中,而物联网则是互联网由人机交互向人机物交互的延展,信息系统需要管理的实体急剧膨胀,它将带来数据量的成百上千倍的增长。因此,在“物联网+云计算”模式下,数据库对响应速度、并发处理能力、计算拓展性和业务连续性的需求也更加苛刻,高端容错计算机无疑将成为理想的“硬核”。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国家在高端高性能计算系统方面有不错的积累,但与高端容错计算相比,二者在适用领域上存在较大差异,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系统。与高端容错计算机相比,以“天河一号”、“曙光5000A”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集群,虽然也具有极强的并发能力,但在处理关系型数据库时必须进行大量的同步。随着计算节点的增多,通信带宽和延迟形成的“存储墙”,将抵消拓展带来的并发能力,成为提升系统性能不可逾越的障碍。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