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IDC应该干什么?

Click Here

  【IT168专稿】2009年初,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来临。目前,我国手机用户高达7亿之多,手机上网用户则将近有2亿,除此之外,上网本、上网机、PDA等便携式的移终端的大量上市,让移动互联网产业在正式起步阶段就获得了良好的基础,面对移动互联网这个拥有巨大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的领域,芯片厂商(典型代表:英特尔,提供服务器、上网本、MID、嵌入式等领域芯片)、硬件设备提供商(典型代表:浪潮,浪潮最近今年在互联网行业的增长有目共睹)、运营商(典型代表:中国移动等三家运营商,提供各种3G服务)都已经积极参与其中,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占据重要作用的IDC企业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该干些什么呢?IT168最近就此话题与国内IDC行业领先厂商世纪互联多位高层就此话题进行了一翻讨论。世纪互联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临,IDC行业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变,以此来很好的迎接移动互联网的来临。

  移动互联网促使IDC经营思维模式改变

  目前我国固网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3亿,在过去十年里,互联网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成功。电子商务、视频电视、电子商务、搜索引擎、新闻咨询、社交服务等业务的普及让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每个人日常生活当中。在这个过程中,IDC作为互联网产业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互联网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环境和技术上的限制,固网用户数量很难再出现大规模的增长,IDC行业已经进入红海竞争的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来临,移动社交、手机电视、手机搜索、移动支付、手机内容共享服务等诸多业务的发展,使得IDC企业的运营思维已经发生改变。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先生就表示:“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契机,比如云计算某些应用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让世纪互联的运营思维也开始产生了转变。”

图一: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先生

  运营思维的转变直接促使了业务模式的改变,就拿云计算来说,世界互联已经在国内开展了很多工作,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先生表示:“我们在云计算方面的业务与亚马逊类似,采用开放的策略在技术层面上提供标准的开放API供第三方进行二次开发;在业务层面我们坚持与IDC同行、ISV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互联网服务。”

Click Here

  移动互联网促使IDC业务模式发生变革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快速发展,IDC的业务模式也正在发生着变革,那么IDC的业务模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IDC在移动互联网下又该干些什么呢?世纪互联说出了他们的看法与观点。

  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表示:“从构架角度来说,因为“云计算”本来很广泛,拿我们比较擅长的领域数据中心来说,它跟一般的供应模式还是不一样的。从几个特征上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是对客户的价值。另一方面,拿我们即将租用的服务和传统的主机相比,首先它可以提供一些备机、系统的拍照,包括一些远程监控系统,它的系统会比较好。第二,关于成本问题,实际上“云计算”最终的服务模式就是一个供应模式,你有多少,就使用多少。现在你是为了峰值付费,假如你可能今年在某个时刻用了10兆带宽,为了满足这个峰值,你可能会按一个时间段来更精确地计费。而且使用了虚拟化技术之后,对运营商本身来讲服务性会提高。还有一个例子,在启动的时候它的负载是无法预计的。可能会超买一些服务器、高配置的存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升级问题,比如另一个服务器升级了,老的服务器怎么样,这样就存在了浪费的问题。在我们这里不存在浪费的事。对客户来讲,时间是很重要的。从这点来讲,“云计算”可以实行快速部署,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提供这样的设施。”

图二:云计算让世纪互联业务模式开始调整
图三:世纪互联云计算服务CloudEx

  蒋建平表示:“15年前,国内与国外的互联网差距有5年,而到了云计算的起步,我们只比国外晚了1年左右。虽然这与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切合密切,在云计算到来的机遇面前,国内运营商与国外相比没有差距,并且在中国这个巨大的互联网市场内,国内云计算商更具备本土化优势。不过,蒋总仍然强调,云计算在国内乃至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需要的不是一两家公司的努力,而是整个产业的推动。运营商提供好基础架构,虚拟化厂商做好中间件,操作系统厂商提供好的云计算平台,服务商做好云服务业务,这样的一个产业链才能完善云计算金字塔,大家配合起来才能推动互联网服务早日转入云时代。”

Click Here

  移动互联网促使IDC革新技术

  移动互联网给IDC们带来了运营思维和业务模式上的转变直接促使了IDC对自身数据中心技术的革新,IDC们已经意识到数据中心现有的一些技术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需求,而具有革新性的技术真是IDC们所需要的。移动互联网平台需要有灵活的移动处理能力、快速的网络通信能力、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移动互联网平台是否有能够提供强大计算能力的数据中心,移动互联网平台只有先保障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才能够满足用户的访问、各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没有一个很好的计算平台,即使网络通信建设的再好,也无法满足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需求。

  正式基于这种需求,世纪互联已经开始采用一些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比如说英特尔刚刚推出基于最新Nehalem架构的至强5500系列处理器。对比上一代架构,至强5500系列处理器计算能力大幅提升,集成的内存控制器和两条英特尔快速通道互联技术(QPI总线)让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能够很好的满足高要求的计算需求,是奔腾PRO以来服务器处理器上最重要的产品创新。在至强5500处理平台上,英特尔强大了VT-d虚拟化技术, VT-d虚拟化技术在处理器平台层面上实现了I/O虚拟化,使得虚拟机的性能比之前提升了一倍的同时,还增加了频宽并减少因软件虚拟化而增加的延迟,从而整体上提升了服务器虚拟化的能力。

图三:至强5500系列处理器让IDC们更好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临

  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先生表示:“新技术必须四点满足新需求,在第一要看性能,包括CPU计算能力、I/O性能等,这是提供服务的基础保证。第二要看可靠性,作为服务提供商,如果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损失的是客户利益,云计算的信心基础自然容易瓦解。第三点是虚拟化性能,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虚拟化本身的性能是制程整个平台的支柱,这与计算能力不一样,而是需要系统各个方面的调节来完善。第四点是规模化效应,例如用电在世纪互联的成本里占到20%,而如果通过服务器整合、降低机柜、制冷成本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云计算的效率。”

世纪互联访谈视频

  为了印证新技术带来的革新,世纪互联还特意联手IT168对至强5500进行对比测试,那么测试结果将如何呢?

Click Here

  世纪互联对至强5500的对比测试

  本次测试所用的服务器是英特尔原厂的一台双路白牌机,采用了至强5510处理器和16GB内存;与之对应的对比测试服务器是Dell 2950双路服务器,采用了至强5410处理器,其他测试环境和配置都相同。软件方面,两个测试机上安装世纪互联经过特殊优化的Linux操作系统,虚拟机使用SUSE Linux Enterprise 10 SP1操作系统,并运行LAMP(SLES10 SP1, Apache, Mysql, PHP)+Discuz论坛程序。而对本次测试施加压力的是一台装着Windows Server 2003 sp2的服务器,Web压力工具采用了OpenSTA 1.4.4。

  谈到本次至强5500的计算性能评测,世纪互联的蒋建平副总表示,对于云计算平台来说,世纪互联更看重服务器的整体能力,其中虚拟化性能牵扯面最广,而且作为云计算的基础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计算性能指标。而另一方面,世纪互联自身的虚拟化平台也有升级需求,因此借着本次至强5500发布的时间点对新处理器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整个测试历时两个多月。"云计算研发部主管刘黎明先生补充道。他表示,世纪互联近期从降低能耗、提高虚拟化性能等方面考虑,不断提升自身云计算平台的竞争力。

图五:测试结果对比

  本次至强5510与至强5410的对比测试,除了对虚拟机性能做了对比测试以外,还重点测试了至强5510处理器在开启了超线程之后与关闭超线程技术的差别。测试结果显示,基于英特尔5400处理器的物理机每秒发贴数量可以达到240帖左右,而5510处理器在不开超线程的情况下可以发322帖,开启超线程后可以发394帖;虚拟化情况下,基于5410处理器的物理机可以承载8个虚拟机(每秒发帖数达到30帖),而5500处理器可以在保证虚拟机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将这一数字提高到10个虚拟机,开启超线程后则可以达到13个之多。

  对于这一结果,蒋总表示,超线程作为5500系列处理器的新特性之一,对于虚拟化平台来说非常重要。由于现在很多互联网应用都是多线程的,而现在的5500至强Nehalem处理器计算能力很强,因此将4个物理内核再分出一倍的线程来并行运行程序是十分高效率的--测试结果页表明这一技术的效果,虽然不如物理内核明显,但是也有接近1/3的性能提升。蒋总表示,之所以严格限制每台物理机上可承载的虚拟机数量,并且没有测试更多虚拟机的情况,是因为从目前世纪互联的业务来看,多数用户需要的性能标准在这一水平,当然,是峰值情况。开的数目多了,虚拟机性能就得不到保证,开得少了,物理机性能也就浪费了。另外,刘黎明先生补充说,当开到一定数目的虚拟机时,所有虚拟机的累加性能已经不会在提升了,也就是说,最大限度的榨取了物理机的资源。

  此外,蒋总还谈到了测试中至强5500的硬件虚拟化技术以及QPI直连总线发挥的作用。他表示,在测试中发现,光是CPU的计算速度、内核数量提升是很难保证虚拟机性能提升的。实际上,在跑互联网应用的时候,更看重的是I/O的吞吐量瓶颈,至强5500的QPI直连总线可以完美为各个内核提供超宽的信息沟通,而内置的内存控制器也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I/O效率。"这样的高I/O环境对我们做云计算来说非常的关键。"蒋总明确表示,"而另一方面,VT硬件虚拟化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据介绍,硬件虚拟化技术大大降低了世纪互联在管理和维护操作系统时的复杂问题,使得整合管理变得更加轻松。

  蒋总强调,这些技术不光是带来性能上的提升,还可以在管理上减少成本,两个方面节约成本,客户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另外,从客户的需求来说,云计算意味着客户可以定制化系统,这不是一个或两个操作系统的事情,而是各类系统混杂在一起,为统一管理和资源调度造成了难题,而高I/O吞吐、QPI直连、硬件虚拟化等技术在提升可管理性的同时,也加快了这些不同系统的快速部署能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