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专访:中国日报网站技术总监谈虚拟化

  【IT168 专稿】在IT基础架构领域,虚拟化无疑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名词。根据IDC的预测,从2007至2010年,虚拟化将迎来爆炸性增长。2010年,企业在虚拟化方面的投入将接近180亿美元,虚拟计算机数量达到140万台。但IT168对国内400多名用户所做的调查显示(请参考2006年服务器虚拟化应用调查报告),我国企业的CIO及IT经理对虚拟化的认识程度还很低,真正了解和熟悉的受访者不超过20%。

  用户对虚拟化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目前虚拟化技术主要有哪些主流的表现形态?企业对虚拟化部署存在怎样的疑虑?近日,IT168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日报网站(chinadaily.com.cn)技术总监封志谦先生。

虚拟化不可能一统天下

  IT168记者:目前,市场上虚拟化技术的种类很多,有硬件虚拟化、软件虚拟化、并行虚拟化、应用虚拟化等等,它们涉及到企业基础架构的不同层面。您认为用户对虚拟化技术应如何准确界定、区分和选择?

  封志谦:虚拟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从本质上说,虚拟化就是把你的硬件和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化的资源,并提供一种统一的调用方法。从广义上说,虚拟内存就是一种虚拟化技术,集群和负载均衡也应该纳入虚拟化的范畴。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分分合合”一样,统一系统和专有系统一定是共存的,企业必须在统一和专有之间寻找平衡点。我认为虚拟化不可能实现大一统,所谓“虚拟化一切”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提法罢了。因为应用和技术总是差半拍的,用户必须根据自身不同的业务特点和重要程度进行选择,有些要合并同类项,有些则要各成体系。

存储虚拟化需求将日益迫切

  IT168记者:在虚拟化的具体形态上,您主要关注哪些层面的虚拟化技术?

  封志谦:我一直在考察存储虚拟化技术。因为在发展趋势上,中国市场必将保持高速增长,企业的业务数据量肯定呈几何级增加,存储的扩容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从DAS、SAN到ISCSI……存储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导致企业IT多品牌、多架构的异构情况日益严重,每个公司都将面临突出的管理问题。此外,存储系统的利用率普遍不高,虚拟存储技术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

  另外一个是服务器虚拟化。它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通过创建分区,把多个应用合并到一台服务器上;一种是把多台服务器虚拟成一个资源池,即网格。我认为前者的好处不是很充分,经过详细核算,我发现用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替代多台低端服务器硬件成本其实差不多。在管理上,虚拟服务器的管理成本确实比物理服务器低一些,但减少的部分主要是在容灾条件下的管理,日常的管理成本其实也是差不多的。相比之下,我更看好网格的前景,因为它的容错能力更强。

虚拟化面临三个核心问题

  IT168记者:贵公司会在短期内部署虚拟化技术吗?现阶段,您认为虚拟化实施主要会面临哪些问题?

  封志谦:我做过虚拟化存储的考量。中国日报网站的总存储数据量达到几十个TB,共有3、4个存储设备品牌,分为两种架构:一类是NAS,主要支持文件级的非核心应用,如文件存储、访问共享;另一类是SAN,主要支持我们的核心业务。但我在短期内还不会部署这项技术,总结起来有三个问题:效率、耦合度、可靠性。

  虚拟化存储一定能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吗,我看未必。首先,原来企业的各个应用是独立、无关联的;实施虚拟化后这些应用被集成到一个设备上,其耦合度势必提高,应用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这无疑增加了集成的复杂度;其次,原来一个系统跑一个应用,多个系统同时出错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把多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后,企业IT的风险更加集中,单点可靠性令人担忧。所以我会根据应用的情况进行权衡,先选择某一类非核心应用进行尝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