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访】双核无疑是今年的热点,各大厂商都纷纷配合英特尔推出了各自的新品和市场计划。作为英特尔嫡系厂商之一的航天联志,如何看待双核服务器市场的发展呢?IT168记者在北京与航天联志刘旭升就双核普及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记者:双核技术的出现对X86服务器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对于不同服务器厂商而言,意义却不尽相同。比如说,IBM需要平衡自有RISC与X86之间的竞争,对X86双核反应低调;曙光要在英特尔和AMD产品线之间进行平衡;而对于英特尔的嫡系厂商,如浪潮、宝德,对英特尔新双核的发布反应比较强烈,在双核平台切换和宣传上投入的力度最大,更象一场革命。那么,对于联志来说,双核的意义有多大?
刘:从目前来看,“雷声大,雨点小”是双核服务器市场的表征,当然这也是任何新产品在市场启动前必经的一步。比如04年英特尔推出NOCONA处理器,也经过了半年多的铺垫。具体到双核产品上,AMD和英特尔的竞争已经显出白热化胶着状态,都把对方当着“假想敌”,通过一连窜的市场造势、口水战把这个市场炒热。联志的作风一向比较低调,做事讲求实效,所以一方面我们推出了四款基于英特尔Bensley平台的双核新品,包括1U、2U和4U的机架式服务器以及将发布的7U双核刀片服务器,另一方面,我们在对价格比较敏感的IDC市场上着重推奔腾D双核处理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案例。
总体来说,看好双核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一方面因为双核带来了高效能、省电、虚拟化等多重好处,另一方面,由于上游芯片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导致双核处理器价格会不断下降。而且,随着英特尔逐步统一OEM、COEM、渠道的不同返点,实行统一批发价制度,对于联志这样的COEM厂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这种一视同仁的价格政策让各厂商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其实在今年英特尔的代理商峰会上,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就强调,今年英特尔的主要任务不是推出多少新产品,而是抢市场。这种定位对于英特尔嫡系厂商来说,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
记者:我们看到,英特尔对新双核注重的是一种“均衡”性,为了充分发挥双核CPU的性能,当然,也不排除为AMD设置一些障碍,引入FBD内存、SAS硬盘、I/O加速等技术,从计算、存储、网络等多个层面来配套提升双核服务器系统的性能。请问联志如何看待这种平衡的特性?
刘:具体到英特尔和AMD双核产品的比较上来看,我听到了很多个版本的说法,有说AMD好的,也有说英特尔好的。但在联志看来,特别是在计算、I/O、存储的系统效能比较上,英特尔的综合优势比较明显。CPU与外围部件的均衡配合的好处是能带来更加稳定可靠的系统。因此,在追求高性价比的中低端应用上,AMD可能会强些;但在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中高端市场上,英特尔产品会更有优势。
记者:为了充分发挥双核系统的效能,联志在产品研发、方案设计上做了哪些准备?
刘:作为一家硬件厂商,我们强调的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为客户提供更适用、品质更高、更加稳定的产品。因此,我们一直强调“按需定制”的策略,踏踏实实地做好硬件系统,而把软件交给合作伙伴去做。无论是以往的单核时代,还是在未来的双核时代,这都是我们的核心策略所在,为客户做好硬件系统规划,降低总TCO成本。
而在方案上,目前联志主要是集中在互联网增值、教育科研和安全三大块。特别是网络安全市场,更加强调定制。对于互联网增值领域,则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中低端产品;对于教育科研市场,更看重方案,要求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我们采用的是与合作伙伴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模式。
记者:我们知道,联志一直强调“按需定制”的策略,以往也推出了针对电子商务的专用服务器、针对电力行业的无线接入服务器、针对政府的安全服务器,那具体到双核上来。您能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这种策略吗?
刘:IBM在提“随需应变”,强调的是方案。而联志“按需定制”主要是从产品出发。因为我们看到,不管是哪个行业,应用细分是必然的趋势,不同用户需求不一样,对产品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同时,象IBM、HP、DELL这样的大厂商又不可能以统一的标准化通用产品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而联志因为盘子小,有能力集中优势资源到目标细分市场。
拿互联网增值领域来看,这类用户强调性价比,对能耗散热要求很高,而联志在机箱上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能够做出结构优化创新,以满足用户散热的不同具体需求。用户强调节省空间,我们就针对1U和2U机器进行了优化。另外,这类用户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所以P4、奔腾D和单路至强就能满足大部分业务需求。因此,我们就针对用户这些不同的需求进行产品定制,以实用为先,这是国际厂商所无法做到的。作为联志的核心策略,这种做法在双核产品上同样会一直持续下去。
记者:尽管双核是趋势,但对于不同应用来说,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有些中小企业用一台高性能PC就能充当服务器,那双核的价值有多大呢?而对于一些海量数据处理、大规模网络应用和高端科学计算来说,特别是需要用到多线程多任务的时候,双核显然更具优势。具体到联志,怎么看?
刘: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现在业界还没定论。在我们看来,那些目前应用仅停留在PC阶段的小企业还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我们的判断是,中小企业对双核同样有需求,只不过这种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比如江浙一带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只要花二三十万元就能把信息系统建设起来,极大的提升业务效率。但关键是很多私营老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也就需要芯片厂商和整机厂商共同来培育市场,把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而且,随着双核平台的切换和价格的走低,单核与双核系统价格相差无几,中小企业为什么不用双核系统呢?这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但对于高端应用,比如联志在开拓教育科研类市场时,这些用户对厂商的方案规划能力要求很高。作为英特尔的解决方案中心之一,联志从售前方案设计、售中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上都得到了英特尔的大力支持。针对目前对双核需求大的广电行业,我们还会推出双核图形工作站的解决方案。
记者:业界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是双核普及的有利时机。但双核普及也会碰到很多问题:短期价格仍然偏高、缺乏应用软件的支持、软件授权与收费不统一、产品线切换需要过渡期、用户的认知度有待培养、需要加强对渠道商的技术培训等,请问您如何看待?
刘:我们认为,双核被大多数用户真正接受会在2007年,估计到07年底,双核产品才会进入价格战阶段,多核时代逐渐到来。双核从新技术推出到市场普及,跟64位技术一样,需要经过“芯片厂商和服务器厂商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一部分用户接受,产生需求——进而推动应用软件厂商的创新——大多数用户开始接受和采用,拉动市场,并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这么一个过程。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碰到过。这些问题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也是需要整个产业的参与者共同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