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报道】创新,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时下中国最热的话题。
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国务院2006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则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可见,“自主创新”,已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必须要坚持的原则,是我们基业常青的根本。
缘何如此强调自主创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曾给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好处。但是,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关键技术和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资源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
一位科技部的专家曾明确地指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国家经济主体的企业,到底要走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呢?
立足创新才能做长做久
有人曾这样统计过一个有趣的数字:100年前,日本曾有一个国内企业100强排名表,而今,还在榜上的企业有多少家?1家!1%的比例使许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另一个数据同样说明问题:10年前的世界500强企业到今天仅存不到1/3,IT业表现尤甚。如何做“久”做“长”?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做“久”做“长”同样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肇始于中关村的国内信息产业,当年叱咤风云的企业还剩几何?当年的旗帜“两通两海”,如今还有几人听闻?
其实,做“长”做“久”的实质是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说,与浪潮同一时代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多,其中不缺乏当年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企业,可时至今日,这些企业大多数企业,要么销声匿迹,要么默默无闻。追寻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企业没有找到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传统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企业发展最典型的道路是“贸工技”——贸而优则工,工而优则技,“贸工技”也理所当然地书满了中关村史的所有篇幅。然而,“贸工技”的理想模式并没有被中关村数以千计的企业加以灵活运用,部分企业至今仍停留在“贸”的阶段,极少数走入“工”的阶段,只有寥寥无几的企业进入“技”的阶段。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道路在何方?浪潮服务器以“创新为本”的发展历程或许能为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一个具有典型参考价值的答案。
持续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2006年,浪潮服务器第十次成为国产服务器第一名。纵观浪潮服务器发展历程,从1993年打破国际厂商垄断,独立开发出中国知名台小型计算机SMP2000开始,浪潮就走上了一条“以创新求发展”的道路。
十多年间,浪潮服务器持续不断的创新,在身后留下了一连串的丰碑。从国内第一台基于奔腾处理器的小型机,亚太第一台基于IA64处理器的服务器,到全球首家发布基于安腾2芯片的服务器超能SP3000;从全球先进个单路至强服务器NP120,到代表中国计算机产业最高技术水平的服务器产品浪潮天梭TS20000,浪潮通过创新,创造了太多的第一。此外,浪潮服务器还被国家列入“863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科技应用产品,并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都印证了浪潮的创新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认可。
王恩东认为,市场和机会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平等的。纵观国内外的企业,绝大多数优秀的企业无不是以做“大”做“久”为目标,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浪潮服务器必须不断地加强技术积累,既要 “专注”又要“创新”, 而“专注”为“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而“创新”则保证了“专注”这个大战略得以长久的实现。在做“大”做“久”的企业目标引领下,浪潮服务器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这样的“双轮驱动”,正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随着浪潮持续不断的产品技术创发展,浪潮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为了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浪潮北京公司组建,并对组织架构、研发管理等作了相对应的调整;建立了以创新为基础的公司文化,推行了专利申请制度,以及“千金买马骨”式的创新激励机制,为浪潮服务器塑造浓厚的创新环境。
以创新求发展的思路,为浪潮服务器带来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竞争日日激烈的今天,浪潮从1996年开始,连续十年稳居国内服务器厂商第一的位置。在近日公布的一份权威调研报告显示,浪潮2005年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24.0%。在政府市场,浪潮连续三年高居第一,比第二名IBM还要高出11个百分点。这一切佐证了浪潮服务器创新发展道路的成功。
以做长做久为目标,进行持续创新。这一点,对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IT企业,对于市场全球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后WTO时代的中国企业,值得借鉴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