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4U支持106大盘!浪潮发布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

  4U支持106大盘!浪潮发布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

  关键字:浪潮,ISC,全球超算大会,最高密度服务器,高性能

  德国当地时间6月25日,浪潮在ISC18全球超算大会上发布了一款全球存储密度最高的服务器NF5486M5。该产品面向CSP、电信运营商等大规模专业用户,适合于各类温数据和冷数据应用场景,如视频存储、归档存储、邮件存储等,以及某些特定类型的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应用场景。

  4U支持106大盘!浪潮发布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

  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NF5486M5

  存储密度:4U高度106盘

  该产品高度为4U,可支持106块3.5寸硬盘,存储容量达到了惊人的1.25PB,是目前业界存储密度最大的IT设备。另外,产品还内置一块M.2硬盘承载操作系统,很好的兼顾了温冷数据存储空间与系统性能表现。

  4U支持106大盘!浪潮发布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

  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NF5486M5

  NF5486M5在I/O方面也保持了很大的灵活性,配置了符合OCP标准的I/O接口,支持100Gb的OCP网卡,还支持PCI-e 16X的插槽,可扩展1Gb/10Gb/25Gb/40G/100Gb等不同速度的标准网卡。

  这款产品在可维护性、能效等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非常适合云数据中心部署。NF5486M5采用全模块化设计,所有模块均支持热插拔,可在线维护。浪潮工程师专为这款产品开发了软硬一体化的管理方案,管理员在管理界面上就可以准确定位故障硬盘甚至是故障原因,对于故障产品可以直接拉出机架,进行不停机维护。而且这款产品采用了供电和散热智能动态调控技术,每个硬盘都配置了单独的上下电控制模块,可根据每个磁盘的负载调整实时功率,有效提高了整体的能效表现。

  结构和散热挑战物理极限

  这款产品创造了业界存储密度最高纪录,也创造了服务器物理设计的极致,采用了分仓强化结构、共振抑制结构、高精度气流调配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解决了形变、散热和共振三大难题。

  4U支持106大盘!浪潮发布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

  全球最高存储密度服务器NF5486M5

  NF5486M5满配重量高达200千克,将如此质量的箱体变形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业界的一项难题。这款产品在采用高强度结构技术的同时,也创新引入了分仓设计,将整个机箱分为硬盘仓、控制器仓、电源仓、风扇仓等结构模组。这一分仓强化设计,保证了产品在满配情况下变形量远低于公差标准。

  NF5486M5能耗密度以及部件密度都远高于一般服务器,这款产品的硬盘分为8排,服务器运行时,每一层硬盘都会对后面的硬盘造成2°C左右的预热,最后部位置的硬盘的运行温度就会非常接近临界温度。针对这一问题,浪潮工程师采用了分区分层精准风流技术,将硬盘预热降低为不足1度,消除了热点,有效保证了产品的正常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众多硬盘的旋转会产生同频震动,传导到机箱上,容易产生磁盘共振,损坏设备。NF5486M5的硬盘托架采用不同缓冲材质组合,这些缓冲材质不仅会吸收硬盘震动,而且固有频率不同,有效避免了磁盘共振现象的产生。

  场景化设计的两个极致

  浪潮新一代M5服务器全面采用场景化设计原则,在从两个方向上不断进化,浪潮服务器产品部副总经理陈彦灵表示,一方面针对数据中心部署特性升级物理设计,不断提高密度、能效、可管理性以及可维护性,让数据中心获得更好的整体成本以及更低的技术复杂度。另一方面,针对应用场景,调整计算、存储和I/O等不同资源的配置以及扩展空间,结束“100个应用用一个平台”问题,让应用系统运行在合适的硬件平台上。

  所以,浪潮M5服务器有全球GPU扩展性最强的AI-SR整机柜系统,有性能密度比最高的NF5288M5、多子星i48,也有针对AI、大数据、企业私有云等具体应用场景的各类应用服务器。

  智慧计算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计算正在从传统计算向云计算、智慧计算时代转变。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说,社会计算形态的变革必然带动服务器产品的变革。一方面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替代传统的数据中心。另一方面,AI等创新应用模式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服务器企业从传统的均衡设计思想向场景化的极致设计思想转变。

  浪潮抓住了智慧计算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根据Gartner数据,2018年一季度浪潮服务器出货量和销售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三、中国知名,在过去的17个季度中,浪潮有11个季度增速全球最高,浪潮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希望在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器供应商。

  陈彦灵表示,浪潮还会进一步深化产品的场景化设计,更好的满足全球客户需求,推动浪潮业务的全球化。据了解,浪潮业务覆盖了113个国家和地区,有8个全球研发中心、6个全球生产中心以及2个全球服务中心,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区域市场增长十分迅速。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