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大服务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论坛召开

3月9日,因聚而生——ΣCO-Partner,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服务分论坛隆重召开,华为企业BG企业技术服务部总裁孙茂录为服务分论坛开幕致辞。本次主题为“大服务  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分论坛,有超过900名嘉宾与会,一同探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服务的发展趋势。


大服务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论坛召开

大服务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论坛召开

华为企业BG企业技术服务部总裁孙茂录服务分论坛开幕致辞

华为企业BG企业技术服务部总裁孙茂录:

六年来服务高增长成新常态

“中国区一直是华为企业业务发展的桥头堡和战略基地,2016年大服务收入已超过30亿元RMB,同比增长68%,认证服务合作伙伴(CSP)已经超过1500家, 三钻及以上占比达40%,伙伴自主交付比率达84%。现在,中国区合作伙伴服务业务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新常态,合作伙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已经达到5家,收入过千万的有36家,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过70%,并在数据中心、迁移服务、Smart NOS、大数据、云使能等高端服务解决方案领域,突破项目达到1200多个,‘能力越强,收益越大’,是大服务生态系统‘共担、共享’的基本准则,所以本次大会我们将发布首批6家领先级认证服务解决方案合作伙伴(CSSP),预计2017年,认证CSSP可以达到80家。”华为企业BG企业技术服务部总裁孙茂录在服务分论坛开幕词中说到。

除了中国区服务业务高速增长以外,华为企业服务全球业务也进入发展快车道。在过去六年,华为企业服务始终秉持着“开放+长项共享”的精神,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服务客户已超过45000家,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华为全球服务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超过2100家,合作伙伴的自交付率达到80%,持华为认证证书工程师人数已经超过20000人。在帮助合作伙伴发展的同时,华为企业服务收入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携手合作伙伴正式迈入规模增长时代。

ICT人才生态是企业发展原动力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获取商业成功的必由之路,由此最大的挑战就是适应当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ICT人才短缺,即优秀ICT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相当大的鸿沟。华为将发挥产业链优势,做ICT人才生态的使能平台,消除企业与个人的能力鸿沟,打造良性人才生态。华为预计,未来五年华为所使能的ICT产业生态系统对人才的需求将超过80万。目前已经发布了业界最全的ICT领域的职业技能认证,华为的HCIE认证已经成为了业内的金字招牌。华为ICT学院,在全球已经超过300家,每年为ICT产业链培养人才超过万名。未来,华为将持续在人才领域进行投入,进一步深化与院校的合作,多维度优化课程与教学,提升华为ICT学院面向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华为所倡导的ICT人才生态,就是聚合伙伴、客户、院校、教育机构,联合生态各方的力量、知识与智慧,通过“共建、共生、共享、共赢”的方式,将ICT人才生态建设成为连接产业伙伴、客户、院校、教育机构及更多第三方社会力量的“纽带”,成为生态各方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的“窗口”,成为培育未来ICT人才的“土壤”。

服务是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

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选择,而是唯一出路,服务作为未来数字生态的核心要素,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已成为业界投资的主流,据全球权威机构TSIA的统计,全球TOP 50的厂商中,72%正在经历产品收入的负增长,而64%正在实现服务收入的持续增长,价值正在向服务转移。ICT服务未来空间巨大,发展迅猛,到2021年全球ICT服务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的规模。

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因聚而生”就是华为与伙伴的合作使然。在新生态中,华为力争扮演其中“土壤和能量”的角色,不与合作伙伴争利,在华为生态合作战略中,共赢的价值要远大于竞争的价值。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趋势下,聚焦行业客户需求,创新服务解决方案,构建服务生态竞争优势,将成为未来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和合作伙伴在资源和技术上进行优势互补,并通过联合创新、联合开发、合作分成等模式进行深度合作。华为已经在全球建立了36个联合创新中心、5个开放实验室(Openlab)、6个服务验证中心,在大数据专业服务、行业云使能服务、Managed XaaS等新技术、新模式领域,与广大合作伙伴及客户展开服务解决方案联合创新,包括全球10多家顶尖金融机构和独立软件供应商(ISV)。在工具研发方面,华为每年投资增长超过30%,到2021年将累计超过10亿美金。我们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共建服务生态竞争优势,铸就未来发展引擎。

风起云涌的数字化转型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华为愿与合作伙伴、客户一起,共同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压力与挑战,做数字化转型的共同体,迎接未来数字化的时代洪流。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