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信息安全时代——国内厂商机遇与威胁

  引言: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遭受更为严重复杂的境外网络攻击,网络银行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受到的威胁显著上升,恶意程序引发的手机安全事件呈现多发态势,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当前,全球网络威胁持续增长,各种网络攻击现象越发严重,并呈现出:工具专业化、目的商业化、行为组织化规模化、手段多样化等特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信息安全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01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信息安全和保密事业发展提出战略规划,明确要求“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整体呈追赶国外厂商态势

  信息安全技术处于领先位置的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一方面他们在芯片技术上有着较深厚的技术积累,他们的领先优势主要集中在防火墙、入侵监测、漏洞扫描、防杀毒、身份认证等传统的信息安全产品上。

  近年来我国信息安全产业高速发展,产品不断丰富,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一批国内优秀的信息安全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信息安全行业中的翘楚。如我国在加密认证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些细分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攻防对抗技术领域和漏洞检测、网络防御等方面有一定突破。但整体而言,我们仍处于追赶态势。

  数据与内容安全一枝独秀

  随着信息安全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信息安全新兴领域——数据与内容安全,我国企业发展较为迅速,在本土化和服务上具有明显优势,涌现出一些品牌公司和产品,在一些应用领域和服务上领先于国外同类产品。比如,深圳市虹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LP数据泄密防护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数据与内容安全领域,也并不乏国际巨头企业。国际信息安全巨头包括趋势科技、赛门铁克、RSA(EMC)、Websense、麦咖啡等,都陆续推出了DLP产品。但是,在中国数据泄露防护(DLP)市场,国外DLP产品销售额却惨不忍睹。

  根本原因在于:国外DLP无法满足中国本地用户需求。国外DLP核心技术在于:内容识别分类、输出内容监控、敏感信息阻截、审计、移动设备管理。这些功能对于内部无意间泄密基本上是满足需求的,对于外部入侵防护的效果相当有限,对内部人员故意泄密则毫无用处。更为致命的是,国外的DLP防护对象侧重于结构化数据,而对于非结构化数据,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而国内知名厂商的DLP数据泄密防护,比如深圳虹安,采用的则是身份认证、内核级加密以及安全审计等技术,对于任何形式数据,都可以取得既能防外部泄密,又能防内部泄密的效果,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紧抓机遇做强民族品牌

  在这一轮的信息安全发展浪潮中,中国软件加密企业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若不持续贴近用户需求,加强自身研发实力,这些先发优势将很快丢失。

  数据与内容行业的发展,已由政策驱动,向系统化、合规化方面发展。目前,国内信息安全知名厂商深圳虹安公司,已于2011年在国内率先推出DLP泄密防护整体解决方案。

  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在信息安全产业的产、学、研、用环境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信息安全关系国家基础战略,特别是信息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的关键芯片、核心软件和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安全产品如果不是“自主”的,就做不到“可控”,“自主”是“可控”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信息安全产品只有在“自主”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可控”。做强民族品牌,意义重大。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