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频道

东京证券携手富士通掌控未来快速发展

  【IT168 资讯】随着全球证券市场不断发展,行业竞争加剧,证券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已成为当前证券交易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基于证券行业的特点,在构建业务系统时,证券交易所对于核心业务平台在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尤为苛刻。

  近期,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以下简称"东证")首次面向全世界进行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国际招标。在这项开发预算高达的300亿日元的招标项目中,Fujitsu(富士通)凭借卓越的技术和在以往为东证提供的优良服务,最终通过层层筛选,从世界顶尖的18个IT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成为东证预定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运行的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供应商。

  按照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诠释:"此次中标不仅是对全球第三大IT服务供应商Fujitsu(富士通)在平台产品、方案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信任,在评审了Fujitsu(富士通)所设计的系统的高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解决方案后,我们对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更加充满期待。"

  采用IN-Memory方式实现世界优异处理速度

  东京证券交易所要求新一代股票交易系统首要条件是确保世界最高水平的高速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基于这三项需求,在Fujitsu(富士通)提交的设计方案中,引入了其首屈一指的采用Fujitsu(富士通)大型机技术的FUJITSU PRIMEQUEST 关键业务IA服务器,并在运行时计划准备了11个左右的集群。

  从产品层面看,FUJITSU PRIMEQUEST关键业务IA服务器采用了新一代英特尔?双核安腾? 2 处理器,比先前的型号性能提升高达2.5倍,并为Linux 和 Windows 环境提供了非常先进的虚拟化功能以及更高的系统可扩展性。

  为了提升东京证券交易所当前股票交易系统的响应速度,以便处理集中的证券交易,Fujitsu(富士通)采用了创新的In-Memory方式,尽量避免了访问硬盘,将核对买卖委托的交易数据和业务应用程序全部放在内存中执行高速处理,并且内存最大可以扩展至2TB。Fujitsu(富士通)还重新开发用于管理内存数据的中间件。由于在新一代交易系统中,写入硬盘的是日志之类的数据,所以响应委托的时间由目前的1~2秒大大缩短为10毫秒以内,这毫无疑问的保证了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在未来10年都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系统挑战99.999%可用性

  为了满足东京证券交易所对新系统在响应时间以及成本上的高要求,确保系统的高可靠以及高性能,Fujitsu(富士通)采用了FUJITSU PRIMEQUEST的双同步冗余技术,当数据在服务器的内存,芯片组等主要部件上传输时,服务器将执行"双同步冗余处理",确保即使服务器的主要部件出现硬件问题,交易数据也不会丢失。为了预防万一,系统还建立了待机系统,该系统还预备了2个备用服务器,用来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从正式服务器系切换到待机系统在短短的7秒钟之内即可执行完毕。

  考虑到当算法交易的程序发生故障,很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会接收到非常多的异常委托。在新一代交易系统中,应客户需求,Fujitsu(富士通)在受理委托的"参与者网关"等中还设置防止受理过多委托的"流量控制"功能。

  高扩展性确保6亿件处理量

  在证券市场,由于交易量爆发性增长而导致交易系统不堪重负,由此引发股票交易全部停止的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如何确保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的可扩展性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Fujitsu(富士通)在新一代交易系统采用了前瞻性的"向外扩展"方式,即通过增加服务器的数量以提高系统整体的性能。东京证券交易所目前大约要处理2500种股票,为了平衡交易量,将所有股票分成10多个组。如果某个组的交易量增加,就从该组中抽出一部分股票,同时增加新的集群,将抽出的股票分配到新增加的集群中,以控制每个集群的日处理交易量在5600件以下。由于每个服务器所处理的交易品种各不相同,这种分散处理确保了系统的扩展性,免除在交易量急剧增加时,整个交易系统陷入瘫痪的危机。而东证新一代交易系统运行后,预计将会有大约11个集群,系统整体的日处理能力也将超过6亿件,相比与目前系统的日处理量1400万件,新一代交易系统可以提供的处理能力是当前系统的44倍。

  助力东证掌控未来高速发展

  在东证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中,通过引用FUJITSU PRIMEQUEST内独特的大型机级别的技术,确保了系统出色的可扩展性、高性能、高可靠和安全等特点,真正满足高度复杂的数据中心的最高要求。东京证券交易所认为,Fujitsu(富士通)领先的平台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充分满足了他们的系统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要求。

  实际上,自2005 年推出以来,屡获殊荣的FUJITSU PRIMEQUEST 关键性业务IA服务器得到很多大型企业如银行、电信公司、医院等青睐,并已在遍布全球的众多客户站点内部署,肩负起例如企业级关键业务系统迁移至开放平台、大型数据库系统等重任。

0
相关文章